我想我们应该为在纪录片见证到朴彩英的首次倾诉而感到庆幸。
关于她在纪录片里几近破音的哼唱,在外人看来,也许那完全无法称之为好听,但对我来说,那是最动人的时刻。旁白里,她说自己就像一个婴儿,试图用音乐说话。而原本这些a调的音符,肉完全可以轻松消化,然而她却唱得羞涩、别扭。这里很多人会说,她本来就挺放不开的,其实不然。
我们先回到肉展示自己所写和弦的那个片段,在Joe觉得很棒之后,将她带进录音室,“逼”她唱出自己心里的旋律。我这里用“逼”,是解释她后来鼓起勇气唱出的声音为什么那么紧张。
我们说肉很敏感,这份敏感与在外界接触之后形成的敏感不同,她的敏感是建构在从小就全身心扎进去的艺术世界,而这样的人,往往是敏感易碎的。上次说,音乐是她的乌托邦,几乎是她表达自己的最大或唯一载体。而当她要哼出那些旋律时,短短十几秒的哼唱,却涵盖了她的一切心境,辛苦、心酸、不安和欲望……是那样真切、又令人心疼。那等于她在剖开自己的内心,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我说,她的哼唱很动人,因为那完全是一个敏感的人稚嫩的试探。
褪去舞台上的光芒,肉在纪录片的镜头里太普通了 ,但这个普通人是绝对的褒义词。因为她对音乐的虔诚和待人态度都过于平实真切纯粹,她会因为没有表达出自己所认同的音乐状态而害怕进入录音室;她会在制作人面前录音时,时不时试探性发出求救:这该怎么办,因为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这些跟我们平时看到舞台上自信又锋芒的她不同,这些镜头让我们真正感觉到她就是个真切存在的人,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她也会怀疑自己,也会感到害怕,也会在自己无法判断的时候希望朋友可以给她答案。几分钟自我表达的镜头,太过好看,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如今这个在舞台的追光下极其闪耀的人。这样的她,又变得极易接近。
但我们为什么还可以用艺术家来形容她?
艺术家与多数人不同的是,她们通常感知力惊人,能感受到多数人常常忽略的东西,这也是肉会经常谈及一些小动物等非常抽象的概念,与其说她与小动物相处得很好,不如说她对小动物的存在有着另一些理解。而当艺术家的感知力打开到一定的阈值,就很容易被她所感知到的东西伤害,也很容易被治愈。
而肉从小就进入音乐世界,她对她所认为艺术存在的敏感,便是建立在她构建的艺术世界里。纪录片中她说录音室里的人不多不少,她对音乐虔诚的态度让她对音乐敏感程度非常高,而他们是她所容纳进入她的世界、认为可以表达自己且得到建议的存在。
她是非常温柔的人,她让音乐进入了她的世界,所以她认定了音乐就是她的能量来源了。而朴彩英与艺术家的距离,也不再只是字面上了。
*谨代表个人观点
在blackpink之前,我很久没有认真听过韩国音乐。我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六七年前妹妹和班里同学疯狂买杂志和贴纸的时代。直到去年年末,我才觉得真的有什么不一样发生了。整体的韩国音乐已经在撕除本身那种标签的过程中了,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风格,编曲、编舞、服化道都是系统化的。
撇开粉丝滤镜,我觉得音乐产业里也是有固有印象的。比如说在rapper文化里,地下、ganster这种才是最牛的,相对不被主流认可的反而更加“纯”。这种固有印象体现在以男女团为载体产出的音乐上就是,听众们可能普遍觉得他/她们“商业化 / 没有个人表达 / 就是被粉丝捧起来的”等等。纪录片展现的韩国音乐,尤其以练习生、组合出道这种形式的音乐产业,哪怕只是冰山一角,但也已经非常成熟了。巨头公司带领下进行的筛选,体系化的训练,宣发和营销,把品牌的价值最大化,这些操作已经达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程度。
而在这种体系下,个体身上的真实,就成了最宝贵的点。纪录片的意义,对我来说就是能看到舞台上看不到的,她们四个人一点点生活里的样子,这些才是除了音乐意外能够让我产生共鸣的东西。
有很多打动我的地方:比如jennie说话时平静、害羞又有点弱弱的声音,在谈到自己对音乐、组合意义时眼睛里又有漂亮的光;lisa几乎在这几年里肉眼可见的成长,明明自己也只是个小孩,但总是照顾别人的情绪;rosé独自在灯下弹着吉他唱歌,在把脑海里创作的想法唱出来的时候却想要藏起来;jisoo忍着背疼在科切拉舞台上彩排,努力担当那个大姐姐的角色。
除了这些,最动人的其实是她们面临的对于自己的思考。
舞台并非全然的治愈之地,混响和躁动音乐是致幻剂,你我一同坐上情绪的过山车,极致表演极致悲喜,没有人感同身受她们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受伤又痊愈,荣耀固然装点了那黄金一般的时代,但灯光暗下来,剩下的是什么呢?是自己。一个疲倦的自己,一个或许迷惑、或许痛苦、或许释然的自己。训练、考核、出道、受到评判,受到非议,受到恶意,亦或是收到奖项,鲜花掌声,这些重要吗?她们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追星对我个人来说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我更喜欢从blackpink身上学到的,是那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投入全部的毫不犹豫和奋不顾身,然后在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思考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舞台也绝不会是她们人生的全部,我更想祝福她们能够在这如同洪流一般的生活中,在黑白的幕布上,找到一些彩色,并且永远珍视对方的存在。
以下纯粹是一个路人文盲粉的碎碎念,与纪录片相关性不大。(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曾经一度认为不会对kpop产生任何兴趣,小时候对韩流明星“男团都好娘,女团都是整容脸”的刻板印象在现在看起来真的很蠢。
最早接触BP应该是高二的时候,那个时候广播站放了神曲嘟嘟嘟。当时完全不知道有BP的存在,听过一次,就觉得这个旋律很对我胃口,因为歌词中有几句英语就让我误以为这是首英文电子音乐,觉得自己听得英文歌也挺多,像听一次就这么洗脑的音乐还是第一次,然后就回家搜。我也是很奇怪,在完全不知道BP和嘟嘟嘟歌名的情况下,我随便打了个dududu在搜索栏,一艘就在网易云上搜到了,一听,第一首刚好就是。我立马分享给同学,觉得自己发现了宝藏一样,谁知道她们大多数竟然都说:“我知道这个歌。”(原来我永远落后别人一步哈哈哈)
后来对BP的喜欢发酵得越来越快,那个时候真的觉得不可思议,明明还分不清楚四个人谁是谁,竟然就喜欢上一个韩国女团,是那种想为她们买专辑冲销量的喜欢。在QQ空间问了一圈,让大伙给我推荐点BP的歌。好家伙,平常我的说说赞都没几个,更别说评论,这次炸出来很多,基本把BP的歌都评论了一遍(哪怕到了今天正规专辑出了,对于一个出道四年的女团,歌还是少的可怜)。于是我就全部下载了一次,在跑步的时候听。那个时候,最喜欢的是葬爱和嘟嘟嘟。
也不知道怎么的,感觉就很巧。之前微博关注的一个博主,没想到也是KPOP爱好者。他一下子把我带进了kpop世界中。记得他发了一个西班牙帅哥们翻跳嘟嘟嘟的视频,跳得真的很不错。帅哥+热舞,让我一口气补完BP所有歌的mv和练习室。看见姐姐们这么飒,我一个四肢不协调的男生,居然萌发了学她们跳舞的冲动!不会,就上b站找教学;不敢,就在家里没人的时候跳。
后来我真的自学了。疫情那段时间,原定2.1号开学的日子推迟,然后提前开始上网课。上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小城市疫情并不严重,家里人提前复工了,早饭过后直到晚饭,家中基本都是我一个人。于是,在认为学习与“运动”并重的前提下,我自学了起来。早上的数学课肯定是不能拿去跳舞的,于是我经常在早上的语文课和下午的英语、地理课拿去跳舞。电脑里老师讲他的,客厅里我对着手机跳我的。也不知哪里来的蜜汁自信,我直接对着智秀的直拍跳。一个多月里,跳了玩火、葬爱、嘟嘟嘟、麻吉宝这四首,感觉葬爱跳的稍微熟一点,其他的连自己都入不了眼哈哈哈哈哈,但是,我跳的很开心。
从来没想到,一个女团能带给我这么多。
对成员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姐姐们其实真的很不容易。个人最喜欢的是智秀,不管你们怎么说她都好,或者说我肤浅也好,因为我觉得她真的就是很典型的韩国美女。你说不出来她哪里特别好看,但看过去就真的觉得是个美女(抱歉我是个文盲,形容不来),但她的亲戚竟然却说她小时候像个猴子?之前选智秀直拍,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的舞蹈动作相对简单,比较好上手。其他成员我不了解,不多作评价(rosé唱歌真的很好听!),但智秀真的在一点点进步。她的舞蹈和之前比起来没有那么僵硬了,hylt练习室中感觉是一个全新的她。说实在的,她的资源和其他人比起来真的少了一点,但她一直都有做好本分工作;年龄最大,每次成员们哭她还要忍着,当安慰大家的姐姐;她唯粉相对少,但每次对所有blinks都是一样温柔(抱歉,文盲真的只会这么说了)。
韩国娱乐产业已然接近饱和,更新换代速度快,所以大多女团都有“七年之痒”。上文提到的那个博主是个资深韩娱粉,他之前喜欢的EXID和F(x)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熬过七年。之前他也在想,BP能不能打破所谓的“七年之痒“,毕竟这位新人怪物自出道以来便打破各种记录,潜力无限。如今2020年,BP已经出道四年,走过一半,似乎不是下坡反而是上坡,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国际化。那个时候粉上她们,也是觉得她们风格比较欧美,不是千篇一律的韩流风。作为第一个登上美国科切拉音乐节的韩国艺人,在国外吸粉无数,世界巡演多在欧美国家,但场场座无虚席,粉锤亮成一片海,恐怕就连BP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这么火,纪录片中也没有解释一炮当红的原因。
期间有一段时间,又感觉自己不是BP的粉丝。深入了解韩娱,发现韩圈追星似乎规则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被认为“白嫖”或者是假粉。并且韩娱内部的粉丝多半戾气重,因为一些小事都能和别家粉丝对喷很久,就连一个团内的毒唯粉也会撕得严重。明明想一心好好了解韩娱,发现的却是各种污言秽语,让我一心想离这个圈子越远越好。后来我发现,我喜欢的应该是BP,应该是金智秀,和韩娱有什么大关系。于是乎,就成为一名默默发电的路人粉,专辑我买,打榜也打就打,评论什么的我就不参与了。就像老不死里唱到的“Blackpink is the revolution”,她们带来的不止是女团的革命,更是她们走向世界野心的革命。
BP自出道以来也褒贬不一,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的理由大概就是BP的girl crush越来越不明显、Teddy给她们写的歌是对师姐2ne1的延续,没有自己的风格等。但是,我觉得很大多数路人粉都应该和我差不多,之前不怎么了解韩娱,反而是被BP带进kpop,她们不知道2ne1的风格也正常,那些所谓的资深粉有必要说“BP唱的东西都是2ne1唱不要的”?到现在我最喜欢的墨曲是麻吉宝和口哨,但很多人还是以“审美厌恶”来评价这两首。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能否认的是,她们的确凭借这些越来越火。
四年等一专,结果时长半个小时都没有。。。难道真像Teddy在片里说的一样“我们有很多歌,但还没想好哪些可以放出来。”其实我对新专辑有点失望,🍦这么厕竟然也收了进去,还不如收酸糖。。专辑制作比较高级,邀请到了卡老师和傻脸,加上之前和嘎嘎的合作,好像又打破了一些记录,这个没怎么了解,不过有我贡献的一份力哈哈。整张专辑的歌曲旋律感觉有些重复,最喜欢的pretty savage的现场表演真的…(还是rosé后面那段独舞拯救了回来,打算学!);先行区hylt后劲十足,越听越好听;lovesick girl作为主打,中规中矩。期待能有更多的现场吧!
总而言之,BLACKPINK是这个时代的革命,她们何止点亮天空。希望BP能够越来越好吧!
(要去上课了,只能匆匆结束(。 ́︿ ̀。))
当听说要出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时候,心里已经对片子的构成有个预想了,看完之后感觉没有太出预料,因为确实这是我时隔九年再次用心去了解一个组合,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如此意义非凡,也是最初怎么也没想到的。 今天下午按时下了班,因为早就计划好晚上要看《light up the sky》,我不想耽搁所以一切都按时做好下班前得都整理好。今天刚好特典专竟然到了,是我第一次实体见到这次专辑的样子,也是很难忘今天这个日子了。其实我的心情没有特别激动,要是以前早就按捺不住把这件事念在嘴边了。我好像已经进入了一种心态很佛系的状态,然而下班走出科室的瞬间,我还是拿出手机开始搜索了,在公车上把音量尽量调大,即使手机屏幕不够让人沉浸也太过摇晃,心却开始跟着她们走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为了一件事如此激动想去奋力追逐的心情,因为多数时候,我都是平静且不知所措的。 终于到家了,随便吃点东西,赶快打开电脑,擦干净眼镜,戴上耳机,戴上颈枕,手机静音,关掉所有的灯,现在我的世界只有她们。 整个过程,我哭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智秀说完:“‘我必须做现在的事 这是我的路’在我看来 这样的人很幸运”后,转换到彩英部分,她一个人坐在地上弹吉他唱歌的时候,她唱着唱着我就哭出来了。 第二次是在回顾练习生时期时,Jennie说出:“我要向他们证明我是值得的”的时候。 这部纪录片,把BP的成员个人精神和团体精神都有好好的纪录下来,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两种精神非常协调且完美地存在于这个组合。因为我是个人出发,所以我更看到的是个人发展的方面。因为我也是一个多么喜欢吉他和音乐的女生,我也是一个想证明自我价值的人,所以她们的人生经历真正地打动了我。从小到现在,或许有些冷血的我非常难得因为什么影片哭过,更从未因偶像明星哭过,今天这样也是让我没有预料到。 片里有位粉丝说到:“她们是我见过韩流组合里成员感情最好的”,我关注韩流10年了,也想表示认同。就连才和我合作两天的新同事,谈起BLACKPINK,也说自己作为路人粉都能感受到她们的感情真的是很好。 我原以为自己不会对一个团体真情实感,我在了解她们的时候一直都有所保留,因为我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因为爱豆而忽略自我的小孩,如今我在想办法和现实和解,成就我自己的人生,所以爱豆只是生活的调剂。最开始关注到她们,是因为19年在泰国三星的演出,我从未见过在舞台上也如此有时尚表现力的女团,刚好那时候对时尚很有兴趣,所以我很感谢世界让我没有错过她们,她们传达给我的感受是:女孩可以有力量、很帅气,可以有多种面貌、无限可能,女孩应该去坚持自己认为美好的一切。 今年21岁已经在医院上班一年了,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顺利地完成工作,让我觉得安稳,同样也磨损了我的热情,让我迷失掉梦想,因为年纪小资历浅,暂且找不到自身的必要价值所在。我有特别正能量的时候,同样也有特别丧气的时候,丧气的时候,我也很难说看看爱豆就能恢复斗志,因为她们的经历是她们的,她们的成功也不是我有参与的成分,虽然我爱买她们的杂志唱片,也不过是因为由她们制作出的出版物很精美才吸引了我。如果把自己的人生和爱豆连系在一起,就因此作为人生的确切价值和无限的快乐源泉,感觉不太符合我现在的价值取向。因为深刻认识到我们距离之遥远,我个人生活之必要,也根本没有追求跟她们更近的心。全世界都在看她们,假设就算我能靠她们近了,全世界都会因此看着我,我可真不喜欢这样。我会想到写下这些,也只是因为我太不想当下这些关于她们的感受悄悄地就溜走了,我无法跟我的亲朋好友分享的心情,需要我自己去想办法珍藏。 她们能成为BLACKPINK,有人是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放弃梦想,有人是因为机遇加上自身的刻苦坚持,无论坚持这条路是在因为什么,感谢上天让她们成为一个组合。 片子的最后,成员们开始畅想彼此的未来,JENNIE想去巴黎生活,同时也想去美国和英国生活,成员们觉得LISA会环游世界,43岁?我们嫁人了?我们会生孩子?要不我们也可以晚点再结婚,要不我们复出吧?那个年纪还复出,你到时候腰都要扭断了!我觉得到时候我们没办法跳舞了。 好有活力的一群女孩子,言语中流露出让我感受到的,都是关于人生的油然而生的美好想法。 无论是舞台上闪闪发亮的明星,还是舞台下天真美好的女孩们,她们都让我深深着迷,心里是纯粹的钦佩,看到世界上有如此美好的人们在美好地存在着,只是由衷地期待她们越来越好,也对这无法让人心安的世界少一些失望了。 作为BLINK的我,当然一定会记得你们曾经何等闪亮。我真的是很少说话写字的时候使用这个带有粉丝群体意味的所属名称。 在我二十代的人生,最闪亮的存在就是BLACKPINK。 祝福我们:一直健康快乐,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BLACKPINKLIGHTUPMYSKY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四闺女们未公开的日常视频以及她们的音乐制作过程和成长过程;从练习生走到如今,她们的付出和成就、台前幕后的故事;回忆残酷的练习生岁月,出道四年已红遍全球,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也有四位成员辛苦的付出~ 看到她们的纪录片心里非常难过,我们的女孩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大明星 BLACKPINK一直走花路吧!我们blink一直在你们身后。
粉丝向的纪录片,大概就是把BLACKPINK组合里的四人从选秀到成功的过程大概过了一遍。纪录片里的视角非常的片面,有一种浓浓的kpop idol宣传片的感觉。不论是画面还是言语之间基本都避免了黑暗和辛苦的一面,而只留下了踏上世界之巅的偶像闪闪发光的画面。 比如里面就提到了她们都是放弃学业去训练的,那训练营里会给她们基础教育吗?如果没有的话就是说她们只是作为一个工具被培养起来,而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的思想和基础还是有待填补的。而这些空白是业界不会给予的,想要再成长的话全靠个人。 其中也能看到流水线对她们性格和形体的塑造。从选秀时的画面到她们到训练营一段时间,再到她们出道后,形象上是有极为明显的变化的。 训练营非常的辛苦。并且,哪怕侥幸成功了,BLACKPINK作为踏上世界之巅的女团也是基本得不到任何的休息时间,还是需要不停地工作,流水线还是不会因为他们的个人意志而停下。
四只都可爱!啊我还蛮理解Jennie的,平时都开省电模式,只有对自己发自内心全部认同的事情才有热情……
看过之后就明白她们是自然而然地走向国际(虽然也有资本主义阵营的便利)——韩国练习生体制精雕细琢、成员自带国际化背景(泰国的Lisa、生在韩国/长在澳的珍妮、生长在澳新的Rose以及韩国土生土长的智秀)。最后,在练习生时期的小餐馆畅想未来,画面很美好。作为路人,不仅因此了解到Jennie的留学背景,还见识到她以往截然不同的风格,欧美范儿的一面很有气质。
流水线的粉丝向纪录片,以及为什么拍纪录片的,一定都要在车里拍一段访谈??
LISA: “It doesn't matter if we grow old or get replaced by a new generation as long as there are still people who remember that we shone so bright." 🖤BLACKPINK IN YOUR AREA💗
全片还是没有回答“为什么是她们火了”这个问题,也许YG自己都不知道吧
看到最后,女孩们畅想四十岁和变老,突然就哭了。在最青春的年纪,把自己和梦想一并交付给了造星产业,被推着成长。虽然相比更多的年轻人已经幸运太多,但从残酷选拨制度中脱颖而出显然只是第一步。她们不知道自己会被如何改变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改变。这些年有收获但也很辛苦吧,希望到了那时女孩们可以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谢谢你们,坚持下来并且一直保持着笑容和善良。
短评里那些吐槽Netflix纪录片普遍质量的人怕是追星追傻了,从比尔盖茨三集纪录片到美利坚女士,从奥奖得主美国工厂到今年的The Social Dillema以及章鱼老师,网飞纪录片质量绝对是行业翘楚。这部纪录片的问题在于制作团队敷衍的态度。女孩们的难、她们的苦和累,被牺牲的童年、行业的黑暗,韩团更新换代的残酷,都不深挖……不过还是可以管中窥豹,女孩们成功的最大功臣是她们背后的音乐制作人和YG在全球成功的营销,还有彼此不怕被对方光环遮住的奇妙友谊和四个人各有的特色,当然,还有顶级的运气。
虽然看的时候有点感动,但能明显看出是奈飞模式的纪录片。就算不是bp的粉也没能从这个纪录片里看到更多的东西,成员个性的挖掘啊之类的,不知道是没什么故事还是yg不让拍,就觉得很普通的。
太太太喜欢Jennie了 😭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少点营销和套路,多点歌曲(和Jennie女士的小品)。事先就知道它不可能是什么多深刻的心路剖析,或者真的有用她们为例子来探讨Kpop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与社交媒体属性改变的关联…但这种精心的包装,也如同很多同类型纪录片满足了它的既定群体。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还是Jennie吐槽她们“永远在准备歌曲”“终于出了张专辑”,这种小玩笑有拉近些距离。PS NF官方的繁体字幕真的有问题…出道打歌节目一位最快天数写成“登顶”是个什么鬼。。
突然觉得韩国练习生其实是读了个唱歌跳舞的博 就是读得太早了 人生中好多别的事儿可能就错过了
oct 14 在奈飞上看到了 就点开了 lisa说 “只要有人还记得 我们曾经闪亮过” > < 花无百日红 有谁比他们更懂得练习生的暗无天日和作为偶像的花期短暂呢 rose的澳洲口音越听越萌 cochella上的衣服好喜欢 原来jennie以前挑歌都是acquainted i can't feel my face那种啊 “我曾经唱一些很黑暗很激烈的东西 我现在都在干嘛” lollll
看完真的对rose越来越有好感了
比较适合对我这种纯路人的科普片,终于能分清谁是谁了。
啊 大概是我太感性泪点太低了吧 纪录片开头四个姑娘走出来那里我就泪目了 希望你们可以不忘初心 一直坚定的走下去 我真的很爱墨人
即使在纪录片里,也感受不到lisa真实的另一面。像是在极力隐藏自己off的一面,所以才是队友口中的快乐维他命吗?希望Lisa快乐。不仅仅做一个完美的偶像,更要是快乐的班崽。
简直就是YG训练生成功案例片,感觉很多东西真的只拍摄到了表面,或者是也只能拍到这里为止了。走的是鸡汤式路线,给你看全部的甜头,再给你看一点点的苦头,不过作为爱豆纪录片也算是完成度很高了。看完coachella的整体片段就觉得,YG是真的体系和资源是真的强。路人访谈里面那句there are the best bitches of the life,简直太准确了。
说句实话 bp有时不仅是人带歌 我甚至从这个片子里看出了人带片 继续努力吧 和他们相比 我们普通人付出的努力不值一提
Jennie说,有些人很早就能找到自己的路,知道自己应该往哪里走,那些人很幸运。是这样的。
刚成为blackpink的粉。说实话纪录片鸡汤浓度过高了。喜欢四位成员,有野心、有梦想、很努力,但最终大家都知道blackpink是资本工厂下造来的成功。很了不起,但是糖果下面的苦太残酷了。这种梦想、成功的糖果看起来太腻太无聊了。比较喜欢讲她们四个单独成长的故事,后面的情节看起来确实造作了。当然了,看这种纪录片也就徒一乐,粉丝还是买账的。横向比较一下,看完Miss Americana,还会觉得哦,是鸡汤,Taylor确实很有才华,难怪成功。但是看完light up the sky,哦,很努力,但是成功嘛,整个工业化流程才重要。blackpink如果想要走得更远还是需要自己的故事,真正的情绪,不然也是昙花一现的偶团而已,但是到目前确实没看到她们作为个人的情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