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见字如面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周迅,姚晨,喻恩泰,归亚蕾,李立群,明道,何冰,张丰毅,赵立新,杨立新,姬他,于和伟,孙冕,徐涛,吴刚,黄志忠,史航,蒋方舟,许子东,梁文道,翟毓红,杨雨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剧照

见字如面第二季 剧照 NO.1见字如面第二季 剧照 NO.2见字如面第二季 剧照 NO.3见字如面第二季 剧照 NO.4见字如面第二季 剧照 NO.5见字如面第二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见字如面第二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企鹅影视、黑龙江卫视、实力文化联合出品的《见字如面》第二季将于9月12日在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上线,腾讯视频全网独播。作为全屏首档大型季播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良好口碑,继续邀请诸多重量级明星倾情加盟。除何冰、归亚蕾惊喜回归外,周迅、张丰毅、姚晨、喻恩泰等也加入《见字如面》第二季的明星队伍里。第二季还采用了主题编排的形式,十二期节目各有自己的主题,分别关涉生死抉择、众生世相、爱恨情仇、忠义背叛和读书成长等。新晋加盟的周迅、姚晨将带着对生命的感悟朗读天地冷暖,张丰毅、吴刚、李立群将凭借阅历打磨朗读俗世人心,喻恩泰、夏雨、佟大为将抚着岁月纹理朗读众生甜苦。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听见彼此音乐会与君相刃虎刺红灵异咒美国行动(粤语版)白鹿原2017东邻西舍第五季爱的救赎启动了(泰版)谁都会说我爱你云顶天宫短信一月追热带幻夜刀马旦迷失在珠穆朗玛巴士奇遇结良缘1978奇花记十三号星期五4终结篇死丘往事的士速递5真谛存星空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失落的世界新飞越比佛利第四季广告狂人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豆瓣9.5,中国最好的综艺仅播一集就下架了?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

如这诗,如这信,如你遇见这字,如我遇见你。

笺短情长。

见字如面。

说到国内综艺,似乎总有几个挥之不去的词。

抄袭、剧本、人设、套路······充斥着各种当红明星脸的真人秀,已经成了各大卫视的当家之作。

而在这些冗杂靡丽的综艺中,有一个电视节目,就如同一股清流,缓缓流淌其间。

这个综艺就是国内首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

这是一个以明星读信形式,将历史背后的故事,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亦或是某个人物的情感内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节目。

第一季的《见字如面》,豆瓣评分8.9,它以及其独特的形式,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综艺市场中,卓然而出。

而在9月12日,《见字如面》第二季,如约而至。首播过后,豆瓣评分已经到了9.5。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他看过最棒的综艺。

没错,这也是我看过最棒的综艺。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几乎零差评的良心综艺,却在第一集播出后,惨遭下架。

有人说是因为赞助商的原因,也有说是因为版权方的调整……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少有的良心综艺,在刚刚开播一集后,就暂离了我们的视线。

一如《铿锵三人行》的停播,除了可惜,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而即便说了,又能有什么用呢。

或许你看了,也或许你还没有看。今天我就把第一集中的那些故事,讲给你们听。

不为那些明星和所谓的高口碑,只为它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曾带给我片刻的宁静和感动。

上天不允我去台湾

你经历过死亡吗?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周迅读的第一篇书信,是来自“太平轮”生还者周侣云写给家人的信

1949年1月27日,中联轮船的太平轮因超载并夜间航行,于上海开往基隆途中, 和另一船只相撞沉没。船上32人罹难,幸存者仅38人

周侣云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这个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事件,是为那些流离失所,奔向台湾的大陆人奏起的一阙沉痛挽歌。

“我只觉得身体往下沉,水从耳边滑过,还可以听见水从耳边滑过的呼呼声音,好像身体被夹在什么东西里,水不断从嘴、鼻、耳里进入肚子,我一时想着什么都完了。”

周迅用她略微沙哑的声线,将沉船时的场景一字一句读出。

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一艘轮船,逐渐倾斜,人们如同溺水的蚂蚁,呼喊,下沉,抓住身边一切可以依靠的物件,拼死活命。

《太平轮》电影剧照

我看到周侣云和功哥的手渐渐放开,我看到她拼命爬上一块木板。我看到那些海水中睁着的眼睛,如同末日般,惊恐、无助、绝望、不甘。

然而周迅的声音停住了。在这场灾难结束后,停住了。

距离出事14个小时后,周侣云获救。重新回到码头,面对同行好友的亲人,她没有流露出劫后余生该有的庆幸和喜悦。

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我想,上天一定是不允许我去台湾的”。

第二现场的梁文道和许子东,在解析这封信的时候说,作为为数不多的生还者,看过了周围人的遇难,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喜悦起来的。

活着是庆幸,却也是凌迟。因为看见过人间地狱,便从此无法再忘记,无法独享这人世间所谓的平和。

这才是灾难之于生还者,最大的不幸。

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

我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请让我决定自己的死亡。

2017年3月12日,琼瑶在脸书上发表了一篇公开信。

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

在《见字如面》的舞台上,归亚蕾用及其平静的语调,缓缓的将它读出。

那是一种人到晚年的安静平和,以及看淡生死的大彻大悟。

“你们不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躯壳,让我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那样,你们才是‘大不孝’!”

在台湾,大多数的失能老人,会被插上各种维生管,被子女所谓的孝,桎梏生命的最后时刻。

子女对病床上老人的留守,源自于内心对亲情骨血的眷恋,但是对于老人来说,或许是弥留之际,痛苦的折磨。

所以琼瑶,不想自己如此的度过或许未来将要面临的余生。

所以琼瑶,要求自己不被插上各种管子,要求未来“尊严死”“安乐死”。

预约自己的美好死亡,多么文艺的一句话,但说出它,却又需要有多大的勇气。

这是一个文学家给自己余生最大的体面,亦是一个女人过尽千帆,看透世事后才有的,坦然和勇气。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不为生而痛,亦不为死而忧,这或许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敬重。

对不起,妈,我生病了

这是我听到过,最感人的一封信了。信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李真,写给妈妈的信。

“对不起,妈妈,我生病了,还是白血病。”

那一年是2014年,他考上了研究生。

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他有好多奢望。他想爱,想笑,想膝下报恩,想衣锦还乡。

这世间风和日暖,令人想要永远活下去。

然而命运,却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他被查出了白血病。

“都说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为考上大学上了研究生,就能让您离幸福更近些。可事实证明,我的努力给这个家带来的,只有磨难和绝望。”

三年时间,这个农村家庭为了李真的病,消耗殆尽,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负债累累。

大哥拿出全部积蓄说,一定要救他。哥嫂为了照顾他,辞掉工作。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叔叔看病。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

黄志忠老师在读这封信时,曾几度哽咽流泪。而李真的妈妈,在现场早已泣不成声。

“生病的这三年,您把我照顾得一丝不苟,为此所吃的苦,所受的委屈,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受的极限。每天从医院到出租房,至少行走六趟却从不喊累,每天擦洗消毒东西,恨不能抠掉一层。”

这世间还有哪种爱,能够比得上母爱的无私。这个瘦小的的女人啊,肩负起了李真全部活下去的勇气。

她从未想过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只是委婉的问儿子,有没有想见的人。

有没有想见的人。

多么和缓却又多么悲伤的话。

可是您知道吗,李真最想见也最不忍见的,就是您啊。

“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

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

因为我只是换个方式,守在您身旁。”

人说世事无常,但我依然愿意执着的相信,这世间,终会有奇迹。

这一集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没有讲完。吴三桂的、飞行员陈怀民妹妹的、作家黄春明的,每一封书信,都是一段历史的重现,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有时我常常会想,在这个嘈杂匆忙的社会,灯红酒绿,欲望流淌,还有哪里是可以安静的坐下来,倾听一下内心声音的。

电影院里是爆米花味道的商业片,电视机上是烂俗虚假的真人秀。打开微博,出轨、撕逼、小三,骗婚,吸毒,欺诈。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天都在把娱乐至死发挥的淋漓尽致。

却没有人愿意认真听你说话。

一如你久未拿过笔的手指,和早忘如何写的书信。

一如这档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的节目。

人说笺短情长,见字如面,

只是,何时才能再相见?

 2 ) 《见字如面》演员功力的试金石

从第一季第一期,我开始追见字如面,到现在,已经有十几位演员露面了,纵观下来,每位演员的表现力,台词功力,演技,虽不敢说一目了然,但也有个大概的了解。
      每个人对每封信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演绎。有娓娓道来,有侃侃而谈,有激情澎湃,有沉稳内敛,有如诉如泣,有嬉笑怒骂……
      有人擅长硬汉,有人擅长儒雅,有人是浪子,有人是淑女。有的演员,能同时驾驭不同风格的信,有的演员更长于表达某种类型的情感。有些演员虽然功力还略有不足,但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他们尽力了。
对演员来说是各有所长,对观众来说则是萝卜白菜。第一季,有不少信给我印象深刻

      归亚蕾,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徐涛和蒋勤勤,跨越十年的生死对话,让人泪洒衣襟,


      何冰,一个父亲隐忍的爱直戳人心。


      张涵予,让我看到铮铮硬汉,有柔情有坚持。


      王耀庆,一个逗比爹。


      张国立,大师风范。


       第二季,虽然只有三期,但继续给我重击。

      周迅,化身浩劫的幸存者,那种哀恸,让人的心在抽搐。


      李立群,既是悲伤的父亲,也是对学生谆谆教导的老师。


黄志忠,生死未卜的病人对家人的深爱“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轰炸泪腺。


       赵立新和于和伟,演绎一对帝王之间的勾心斗角,征伐与交锋,霸气与奸诈。


      喻恩泰和姚晨,一对情侣之间的往来。尤其是喻恩泰,初看有点跳脱,但细想一下王小波的不羁,还真有那么点味道。


       节目追到现在,最让我感到违和的是明道。诚然,作为一个偶像明星,明道帅气,会撩妹,有人气不假,但是他来这个节目是要做什么?是来展现他自己还是来演绎写信人?
      他读的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但是我看的听到的不是那个高小毕业,当过兵,靠自学旁听成为一代乡土文学代表的沈从文,而是,站在台上,噼里啪啦随处放电四处撩妹儿的偶像明星明道。
      嘉宾问:你觉得沈从文读和明道读,谁读得好?另一个嘉宾答:明道读出王子骑士的味道。拜托,我是来听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信的,不是来看明星走秀的!明道,如果你这样读一封自己写的情书,我一定会给你点赞的!

     不吐不快,如果我是张兆和,看着一边说着:三三,我如何如何爱你。一边满场抛媚眼撩妹儿的沈从文。我会把这封信撕掉,把沈从文直接轰出去拉黑的。
      瑕不掩瑜,希望节目越来越好。

 3 ) 声情并茂

第1,2,3期 很感人白血病儿子写给母亲 琼瑶写给儿子的欣都很感人 就是想安乐死 不想抢救 希望他们能安心的接受 还有原来作家些写的情书 沈从文写的最好 有兴趣 有时间拜读一下他的书
 第4,5,6期 好看 感人 写了张学良的两个老婆 张爱玲和渣男的故事 还有一对才结果两年就牺牲了的飞机战士 学到了知识
第7,8期 被张学良圈粉了 好可爱 还撒娇去要钱买好烟来抽 感觉又帅 因为钟汉良演过的关系吗
第9期 主持人读的慷慨激昂 很厉害
第10,11期 有封信曾世杰写给两个儿子 叫他们要打电话回家 不要以为爸爸在那 就不放在心上 说不定那天万一没在了 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很感动 三毛爸写的也很关爱 宋庆龄写给闺蜜的信 很高雅又不失亲切 虽然自己家被抢光了 还是那么云淡风轻 很高贵 平淡 佩服佩服 还有一对夫妇往来信 也很甜蜜 有爱 丈夫很直白的表达爱意 还送好多礼物 班昭写给汉武帝的信也很有勇气 替哥哥请皇上放他哥哥回老家安息 她哥都老了70岁了 该回家了 又生病 身体不好 一个人在边疆也没用了 最后同意了 不过她哥回老家后一个月就去世了 但是还是圆了他最后一个梦 简祯写给孔子的信 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 害怕跳楼 真希望可以去孔子那学习 不该人以群分 60岁的父亲写给刚出生的儿子信说他老来得子 希望不要老 不要死 希望儿子能保护他妈 贾平凹给他妹成人礼送的是一套书 希望她保持初心 美国教授写给被辞退学生的信说是她的错 也是他自己的错 写论文就该自己看完所有的资料 再发表自己寻找的真理 结果他抄袭 所以违反了底线 被开了 余光中写给莎士比亚的信 告诉他学历不够 不能来中国做演讲 讽刺了中国的教育制度

 4 ) 节目相关建议

第一,我觉得第二季的剪辑有一些混乱,几次结束的猝不及防,我想这也许与节目整改有关,但是还是希望日后改正。第二,在信件解读嘉宾方面,我觉得史航不太适合这个节目,并无其他抨击,只是觉得此人娱乐性太强,在这个节目中有些太聒噪了。第三,各人鄙见主持人文学、历史素质似乎有待提升,我相信主持人是一个具有较强新闻素养和主持素质的人,但与同类型节目,如某央视主持人的开口成章相比,她有时的表现……,实在是有些相形见绌

 5 ) 我们需要写信的庄重

如今是这样一个时代,思维被信息的极速浪潮挟卷,来不及感受就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冲到下一个热点,不假思索地发表言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在朋友圈的点赞和插科打诨中完成,谈钱媚笑才是常态,谈感情是给彼此找不自在。

不是社会的宽容变多了,而恰恰是在某些方面极度地少了,在貌似的宽容之下变得狭隘多了。

诚然这也已经成了一种普遍而正常的生活方式,它没有禁止和杜绝任何事,在极速、表面的大风向之下,人们的另一种需要沉静的情感需求被凸显出来,正是一个圆融自洽的背反律。

于是一封书信变得沉甸甸而让人欢喜了起来,虽然也有着怀旧、文艺的流行标签(流行不反感,标签化才值得反感)作祟,但大概更因为人们对速度和戏谑的疲累,偷偷冒出水面喘口气,静止、柔软也是不可磨灭的需求。

我是个喜欢安静、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效率的人,因而喜欢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书信,同时也是一个戏剧爱好与实践者,所以喜欢这些遥远的心声所描述出的鲜活的人,他们的处境与悲欢。

第一期的主题直奔生死,有种残忍的坦荡。简单说说每一封我最喜欢的地方:

1、第一封,太平轮脱险的女孩写给父母的家书

周迅的朗读,是大水过后狼藉一片、荒芜而绝望的平静。道长说得很对,许多幸存者都不幸福,因为余下的“生”背负了太多重量,因为见识过人性最深处的善恶,刻骨地感受过人的肉体与精神双重的渺小,有一种畏惧住在了心里。

2、第二封,吴三桂写给父亲吴襄的诀别信

我本身学的是古代文学的专业,读过许多文人的奏章、书信,文言文是那么一种克制而具有张力的文体,士大夫们依靠为生的信念和尊严就在这些短小内敛的句子中,有哭有笑,有坚持有抵御,面目庄严得可爱。

张定浩在写《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文章中曾感慨,文字的力量是狂风一般,可以携裹着人走到绝望境地。文字本身不是刀剑,可因为对信念和名节的执着,被赋予话语权的文字就有了生杀予夺的力量,千秋史笔,不是将帝王将相打入牢狱,就是被帝王将相杀死。

3、第三封,黄春明写给次子黄国峻

“我到现在才知道,妈妈生下来就是要为你烧饭的。”

无法不想到每次回家时在厨房里忙活的妈妈,人间至情本就围绕在每一个人周围,天才那种致命的困惑与苦恼,常人无缘承受,是上天的公平。

4、第四封,陈难写给美惠子

描写空战的气势,遥想美惠子的温柔动情,还是对祖国正义战争的信心,这样得体又深情的措辞,若是当时女学生的普通水平,那可真让现在的我们汗颜了。

5、第五封,琼瑶写给儿子儿媳

“雪花从天空落地是很短暂的。”

非常喜欢这句被摘出来做名字的句子,让我想起小学时候站在家中院子里痴痴看雪花落到地上,从屋檐到地面那高过当时我的个子两倍的距离,一片雪花竟坠落得这样快,不到三秒,旋即成尘。

8月底在马来西亚,看了一部当地华人剧团的剧目《善终》,主题与琼瑶这封信相同,只是终究将“死”这件事说得太简单了点,剧中的老人们都要求没有痛苦地死去,子女们为了要留住父母愿意花上大量的钱财砸进医院,而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同意许子东的说法,并不是每个家庭在面临离别的时候想到的都是爱。

6、第六封,李真写给妈妈

“对不起,妈妈,我生病了。”

同样出身于农村不富裕的家庭,独自进入异地大学读研究生,不敢生病,生了病不敢告诉父母。

这一封听得格外心酸,因为像极了我的父母家庭,贫穷却善良坚强,用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来熬过一关又一关,在他们身上这像是一种本能。

在见识过社会与人性的种种荒唐之后,我才懂得珍惜这份近乎愚笨的坚韧。

一身如蜉蝣寄于沧海,血脉中天赐的联结是唯一确定的一点暖,万望珍惜。

 6 ) 鱼书雁信,千里传音

鱼书雁信,千里传音 ——浅析《见字如面》 该电视栏目是由实力文化联合黑龙江卫视、环球网以及腾讯视频共同制作的文化节目。主旨在于采用读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适合广泛观众观看,带领观众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1⃣感化心灵的见信如唔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在本期节目中,六封信件虽都围绕“思念”主题却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情感触动。六封信六个故事,小到男女爱情、父女亲情,大到家国情怀。李立群生动演绎《陈嗣庆写给三毛》一信,信中表达的对三毛孤独的感同身受又万分不舍的父女之情令人动容;归亚蕾大气演绎《班昭写给汉和帝》,是对汉和帝的陈情信请求他让班昭告老还乡,也把对驻守边疆却又年迈无依的哥哥班固的思念之情展露无遗;姚晨一人分饰两角,一边跟喻恩泰对读古代异地恋情书《秦嘉、徐淑夫妇往来信》尽显小女儿情态娇羞不已,一边又在《李森写给丈夫沈仲文》一信中,化身为年迈妇人岁月沧桑感十足,让观众赞口不绝。 2⃣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读信作为《见字如面》的主要内容,为观众传递最真实的情感,而专家点评是节目叙事的第二种形式。节目秉承“极简"风格,从场景设置来看,舞台上只有一封信、一位演员,一张讲台与少量观众,半弧形空间具有相对封闭性,现场背景以暗红色为主,给人以庄重,私密之感。灯光为暖黄色,停留在读信人身上,营造温馨静谧的视听氛围。不同的信不同的背景音乐,用来作为感情的渲染。在舞台对面还有一个第二现场,里面布置有咖啡桌和吧台其中坐有评信人和主持人以及其他嘉宾。第二现场与舞台交替进行,缓急有序。主持人徐涛磁性沉稳的嗓音完美控制节奏,引导着观众进入读信环节,随后再通过翟毓红的提问引导进入解读信的环节。节目站在观众的立场,使用冲突、留白等让观众的情感跌宕,点评环节使观众在解读中思考因果、获得理性共鸣。 3⃣格调独特的节目风格 该栏目是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档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由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两档“国民文化节目”的导演关正文实力制作。《见字如面》可谓是节目中一股清流,它成功做到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为目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节目的播出收到了观众一致好评,真正直抵人心的东西从来不是小众的,该栏目以最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大众媒介的本职,传承本国文化,讲好本国故事。同样是读信,却又区别于相似节目《朗读者》。《见字如面》的风格更加偏向于读,从始至终接触到的只有信。《朗读者》则是偏重于信件背后的“朗读者”,很多时候并不能听到很精彩或完整的朗读,更偏向于信件读完后的“谈”,由此让观众进入共鸣。 4⃣大醇小疵不断完善 在栏目播出间赞助商居多,广告插入强行并且出戏 。舞台布置上,读信的地方似乎有点过大了,适当缩小舞台范围有利于拉进观众和读信人的距离,同时也拉进了与背后写信人的跨时之感。其次读信环节后的讨论环节有些短,往往谈到刚有点深入的地方,等着下文便被打断了,每次谈话都草草收场,导致节目情感有余,思考不足。

 短评

读信时的周迅,真是光芒万丈

9分钟前
  • 晴空一只鹤
  • 力荐

现在就是哪个综艺好看就停播哪个,不让你们有丰盈的精神生活,我就呵呵了…一开始看到请许子东和梁文道来我就蛮吃惊的,谈的尺度都蛮大、可是全是事实真相…这是个不容许说真话的年代,果不其然,停播了…停播其实是对一个节目最大的嘉赏…

10分钟前
  • vanilla
  • 力荐

必须为这样的综艺清流打call。光首播第一集《生死》就看得让人动容,黄志忠读信时候声情并茂让人泪流满面。嘉宾终于换成了许子东和梁文道,综合起来看水平强上不少。这个舞台最考验演员的台词表达功力,赵立新、黄志忠、李立群、归亚蕾、何冰、吴刚、杨立新这样的配置是真好,再次恳请节目组邀请陈道明

14分钟前
  • 搬砖侠
  • 力荐

嘉宾阵容无比强大,读信方面不想上一季反过来调过去就那几个人,这次十分丰富

16分钟前
  • 天海风涛
  • 推荐

陈难的那份信,闪动着耀眼的人性光辉。太美。

20分钟前
  • xoxo00
  • 力荐

真好,信的选择比第一季好,嘉宾就是小型的锵锵三人行,部分聊天尺度不小,第一期关于民国那段几乎触摸到广电的线了,舞台不如第一季,人过多反而不接地气,嘉宾旁边设计的作为装饰的小姑娘,也有点多余,虽这样还是好看。力荐。

24分钟前
  • 社主拳
  • 力荐

过了很久很久,那些早以被尘封于土的故事,当我们扫去浮尘,再次轻读,震撼,由心而生。为周迅而来,为故事而留,那些曾鲜活的生命,那些大民族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那些总有值得我们回味和纪念的曾经

26分钟前
  • 小十三
  • 推荐

好一个别鼓掌

3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一集停播建设美好社会主义OL:https://v.qq.com/x/cover/h8k90bidcz968ba/p0024687plv.html 已1

36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第一期就各种戳泪,啥都不说了,《见字如面》请至少播十年

40分钟前
  • 凌晨4点20分
  • 力荐

现如今停播就是对一个节目最大的肯定。

43分钟前
  • 盆花盆花
  • 力荐

每个人看黄志忠读《对不起 妈 我生病了》这期都会哭吧

44分钟前
  • 马戏团的STONE
  • 力荐

周迅的演绎一如十几年前的杜心雨那样纯真,像张皇失措的小女孩,死里逃生

46分钟前
  • 潇湘子limeng
  • 力荐

升级版的舞台效果没有第一季好,嘉宾阵容还是如同第一季一样让人心动。

47分钟前
  • 沉默如海
  • 推荐

最后一封信哭死我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好想抱抱你,多愿你能卸下所有的苦难与重担。看着你顽强的摇头,仿佛在像命运说不,拼死阻挡!守住泪水,笑看过往,我知道除非是您的儿子好起来,那么,便一起祈祷吧!

49分钟前
  • straw_berry
  • 推荐

节目的选错了冠名商,违和

53分钟前
  • 平底鞋的情怀
  • 还行

扣掉的一星是鸡肋的嘉宾点评环节,尤其是情爱篇两个女性讨论者的表现…朗读嘉宾整体比第一季更好(除了没有国立老丝

57分钟前
  • 推荐

又TM下架,继锵锵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样能看的良心节目……我有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1小时前
  • 雅颂
  • 力荐

看于和伟和赵立新来回之间的读信,似乎就像亲眼看见了当年年轻的汉文帝和南越王赵佗那你来我往之间不见硝烟的战争。

1小时前
  • 棠梨簌簌
  • 推荐

女主持人可以换成窦文涛吗?

1小时前
  • 小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