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时候就看到这部电影的广告画,几只可爱的雪橇犬神奇昂然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二姐在北京看了首映,告诉我真的很好看,于是,一直期待着,期待在影院中欣赏这部电影,实在是厌倦了电脑看片了,哪儿怕是再感动的电影,都会让我觉得了无生趣。
今天总算是达到了这个愿望,真的看得时候,却又担心自己会伤心,难过或者说会心痛。果不其然,一部片子下来,我已经哭的稀里哗啦的。脸上还有点涩涩的感觉。真的很心痛,很心疼这些忠于人类,却被人类曾抛弃长达6个月之久的狗狗们。至今,不能忘却,在探险人员登上飞机,远离它们时,它们眼中的期盼,失落,伤心,不解;不能忘却,玛雅眺望着远方,期待着探险人员来解救它们的目光;不能忘却,它们舍不得每一个“队友”在已经冰冷的身体边徘徊,“拥抱”,眼中,泪光的闪烁;不能忘却,为了生存,和可怕凶猛的豹海豹的斗争;不能忘却,保罗看到虚弱的玛雅,留下,整部片子中,人类,唯一的一滴眼泪。
8只雪橇犬中唯一生存的6只,(是的,即使是6只,我也觉得是唯一生存的,我这个没得救的完美主义,多希望8只都能完好生存下来呢。)是这般坚强,忍耐,富有我们人类所缺少的团队和信任,依赖这些度过了他们独立生存的175天。在南极那个冰天雪地的世界,1天都是如何的漫长,没有食物,没有温暖的家,有的,只是饥饿和寒冷,还有四处的危机。
说真的,这部片子,真正打动我的,只有这8只雪橇犬,其他的,只能让我觉得无奈,人类的自私在这里表现的一览无遗。犬类对我们的信任难道没有让他们有一点点地愧疚感嘛?没有什么所谓的最后人类的搭救,没有这8只雪橇犬,一开始,他们就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曾看过一个这样的介绍,说这部片子表现了人与狗的友谊与忠诚、坚韧与希望,我觉得应该反过来吧,应该是表现了狗对人的友谊与忠诚,坚韧与希望吧,除了那个保罗,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在担心它们的生命。而狗狗却因为拥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成就了这个有史以来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求生故事。
让我来依靠记忆记录下它们吧,这些雪橇,好像应该叫哈士奇狗——西伯利亚哈士奇 (Siberian Husky)
第一只是具有母亲般坚强性格的雪橇犬首领“玛雅”,她的凝聚力,让我敬佩。
第二只是在难以置信的恶劣环境中脱颖而出的“迈克斯”,那个保罗最看中的年轻小伙,最终由不懂事慢慢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角色
第三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顽皮的“小不点”
第四只是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之一“杜威”
第五只是长相酷似杜威的孪生兄弟“杜鲁门” 可爱的狗狗,可因为看见极光,过度兴奋摔到了山下,牺牲了~
第六只是影子,据说跑得最快~~可惜,到现在还没弄明白是哪儿只,就是记住了名字。
第七只是精力旺盛的红毛犬“巴克” 我不能辨认的就是他和影子了吧
第八只是年纪最大、擅长打牌的“老杰克”,很可爱的狗狗,片子开头,和保罗他们在一桌打牌,可惜,也是第一只牺牲的,因为年迈,在几天未进食后,连挣脱绳索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这片无比壮阔的土地上,无论是人还是狗都在经历着彼此重新发现的过程,他们需要的是坚强、忍耐和信念,但唯一牢不可破的是友谊。狗狗们已经明白了,那人呢?
影片内容大概:
在人迹罕至的南极冰原上,科学考察站生存专家杰里和他的八条聪明强壮的雪橇犬将展开这一季最后一次行动——陪同麦克莱伦教授前往冰冻火山。但麦克莱伦教授在回程途中不幸受伤,需要立刻送回后方基地急救。而同时,一场空前的暴风雪也将到来,包括杰里在内的科考队成员们都必须乘小飞机迅速撤离。飞机的空间实在过于狭小,杰里不得不将与他相依为命的八条雪橇犬暂时留在南极冰原上,并向小狗们承诺会尽快回来接它们。但这场世纪风暴却使所有前往科学考察站的交通被切断,八条雪橇犬只能原地困守。于是,这些聪明而勇敢的雪橇犬开始在这个有史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天绝境求生。他们中包括高贵的头犬玛雅、桀骜不驯的小不点以及后来成为首领的迈克斯。在危机四伏的冰原上,孤立无援的小狗们在玛雅和迈克斯的带领下依靠自身超凡的耐力、勇气和集体的力量坚持生活了 175天,直到恪守诺言的杰里回到冰原将它们接走。
这片子翻作《零下八度》,我觉得有些蹊跷,以电影背景来说,南极绝不止零下八度。因为片中有八只狗狗,所以我觉得应该和这个有关,也有翻作《极地长征》的,感觉也不好,我觉得应该有更好的翻法。
好了,说片子吧,因为封面上的8只雪橇犬买了碟,后来惊喜于自己没有与它错过,虽然是电影院偷录的版本(N久没见识过了),虽然后面几分钟卡得夸张,不过还是很喜欢。
影片讲述一群在南极工作的科学家,因为受伤需要回大陆疗养,而不得已将8只狗狗独自放在南极大陆,主人JERRY以为很快就能去看他们,带他们走,但是由于那里即将有暴风雪,所以根本无法前去,这一拖,就是半年多时间,影片讲述的其实就是8只狗狗在半年内,在荒凉冰原上生存和生活的故事。
8只雪橇犬长的都不尽相同,其中第一只因为不愿咬断锁链离开,而被冰雪掩埋;一只狗狗因为追逐极光,而失足掉下悬崖,命已垂危,剩下的6个狗狗最终都获救了,他们是正牌老大MAYA,热血青年狗MAX,还有一对双胞胎,一只白色狗狗,和另外一个(名字不太记得了)。
故事的动人之处有这样几个细节:
1、科考队员乘坐飞机离开后,暴风雪来了,大风吹掉了旗杆上的旗子,好动的MAX前去追逐,在这个时候它想到的还是保护基地物品,可是同时,主人JERRY被告之无法营救他的八只狗。
2、即使在饥饿的状态,这些训练有素的雪橇犬依然很守“规矩”,他们一起捕鸟,然后把捉来的食物上缴给老大MAYA,再由MAYA进行分配,好一个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
3、MAYA因为被海豹咬伤,倔强的他知道自己成了大家的累赘,所以似乎不想拖累大家,自己一瘸一拐地走路,甚至在垂危时,做了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动作,想把老大的位置传给热心的MAX。
4、就是MAYA病重的时候,MAX带领大家捕鸟,并首先把自己的食物分配给因为腿脚不便而无法捕猎的MAYA,当MAYA带头把食物又放回在MAX前面时,它歪头不解的样子好可爱啊~
5、饥饿。狗是喜欢群居的动物,而且多数时候他们与人在一起,食物方面还是不用愁的,所以即使在南极这样的恶劣环境,它们也是不怕吃不饱的,然而,当外部情况改变,不再有现成食物时,他们捕鸟、吃基地的饼干和罐头、吃鲸鱼的尸体——可见他们不但忠诚,生存能力也还是很强的。
这部由DISNEY制作的影片据说改编自真实事件,哎,还是有点痛心的,这么可爱又聪明的狗,都会被人类放弃(虽然结尾是找回来了),看了鼻子里酸酸的。
虽然很好看,但细节部分还不是最完美,有一些镜头有疑问:
1、影片开头他们出发时的狗狗是2个一组,共4组拉雪橇的,结果,镜头一转,变成8个一排的拉法了,感觉不对。
2、影片的重头集中在MAYA和MAX身上,大概这两个动物演员最聪明,所以加戏了,而其他狗狗,个性不明显,甚至不肯离开死掉的狗狗都没有交代它的性格为什么是这样的。
3、在那种恶劣条件下,生活半年,他们居然没有变“野”,而是保留一贯的性格,有点不可思议。
4、另外,游荡了一年,他们居然还在基地附近,没有走远,也不太现实。毕竟南极大陆是很大的,不能为了让人类主角用简单方法找到他们就设置这种桥段吧。
《南极大冒险》:反思可耻的人类中心主义
作者:川江耗子
作者博客:
http://chuanjiangrat.tianya.cn 英文名:Eight Below(2006)
另译:零下八度/南极物语/8只雪橇犬
导演:(美国)弗兰克•马歇尔 Frank Marshall
很多人对Eight Below 的中文译名提出了异议。的确,商业操作的因素我们可以先排除在外,这个文不对题的译名恰恰折射出人们卑劣的唯人独尊、蔑视万物生灵的心态。译名的草率让几个逃命的探险队员成了影片的主角。毫无疑问,影片中感动我们的不是Jerry等人的兑现承诺而是狗们的可爱。其实,影片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应该还有对可耻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省。
除了我们认可进化论追溯的与人类祖宗有关的猴子、猩猩外,狗似乎一直被我们视为最亲密的动物,也是我们将动物划分为三六九等里最高级的一种,尤其是狗的忠诚常常是我们诚信缺失的年代所呼吁和倡导的。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的辞典里,凡是和“狗”沾上边的词汇都不能随便用到别人身上。比如狗屁、狗日的、狗杂种、狗腿子、狗娘养的、狗头军师、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急跳墙、蝇营狗苟、狗皮膏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全是清一色的骂人的损人的。即便我们刚看完《Eight Below》,尽管你对身边的“人”深恶痛绝,但你依然无法忍受自己与“狗”为伍。
一、人没有对狗的生命的责任?
影片中有一个关键的情节,就是Jerry去拜访8只雪撬犬的主人Mindo时,Mindo问他你是来向我道歉的么?这并不是需要道歉的事。接着对他讲了一个故事:他的父亲曾经在森林里被一只大灰熊打晕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两只狗为了救他献出了生命,其他的狗都不见了;父亲恢复后坚持要去找他的狗。
Mindo: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Jerry:因为我找不到我的狗了。
Mindo:这不是关于狗的故事,而是我父亲的,给狗为他所做的一切赋予荣誉。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件让你的内心最终得到平静的事。
Jerry是影片中唯一坚持设法去营救雪撬犬的人,当他的努力无法实现时,他总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之中。但是这种内心的不平静并不完全是因为对狗们的失信和狗命的关切,在他看来,似乎给狗的主人道歉可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这好比我们的小汽车碾死了一只狗不会有人会去哀悼狗的丧命,只要给狗的主人几个字儿加一个客套的“对不起”就能心安理得。
Jerry因为与狗们有特殊感情,所以他时刻牵挂着狗的生命安危。他知道要不是8只雪撬犬,他和Davis博士也不可能活着回来。在去墨尔本山寻找火星陨石的路途中,在暴风雪来临之时,在Davis博士掉进雪崩裂缝和冰窟里时,完全靠着狗们的努力才得以安全脱险。但是,当他们撤离考察站时,他们却无情地把狗们留在了冰天雪地当中,接受饥饿和寒冷的威胁。撤到基地之后,其他人都在庆幸逃脱暴风雪的时候,只有Jerry还想起他对狗们的承诺,想起临走时把狗们脖子套牢的危险,但是,他的要求没有人愿意答应,因为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几只雪撬犬。
当Jerry向基地总指挥请求去营救狗们时,他说,还有队员没有撤离考察站,总指挥说我不是要求所有队员必须撤离吗?Jerry说,是8只雪撬犬,总指挥便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当时,只有Jerry把狗们看着是国家科学基金会和他们曾经生死与共的队员,在其他人眼里,狗算得了什么?这个时候连人都救不过来呢!而且为了避开暴风雪,基地取消了半年内所有南极探险队的活动,也就是放弃了营救狗们的计划和努力。
可怜的Jerry力量太微弱了。他回到美国,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去营救狗们,但都碰壁了,偌大一个美国,马歇尔将军可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大兵瑞恩,将他送还母亲身边,但是没有任何组织性的力量为8只狗的生命付出一点代价承担一点风险。任凭狗们在生死线上挣扎,在绝境中期待人们兑现承诺。
狗们的生命责任谁来承担?没有法律,没有道德,只剩下他们营救过的人们的良心。正如Jerry的队友Katie说:(无法按承诺回去接狗们)不是她的责任,不是任何人的责任。因为所有人几乎都是贪生怕死忘恩负义的。狗们在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Davis博士,在火星陨石展览会上,他感谢了自己的妻子儿子,感谢了学校的科学基金会,感谢了南极科学考察站的队员,但是他忘记了冒着生命危险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狗们!当Jerry去寻求他帮助时,他不是为Jerry出谋划策,而是对Jerry说:你要想办法忘掉这一切。Jerry问他:你可以做到么?他无语。在他看来,科学的成就显然比狗们的生命更重要。后来,在他几乎忘却他的“救命恩狗”的时候,是他幼小的儿子画的8只狗的图画和留言刺激了他的良心和灵魂,他才发现他完全有能力回去南极营救狗们。
二、“狗日的”比“人日的”更有情!
人类总是在生死关键时刻寻求狗们的援助,但也是在生死关键时刻无情地抛弃狗们。相对于无情无义的人来说,8只雪撬犬在绝境中呈现出来的友情和互助精神,是如此的震撼人心,他们让人类显得如此的猥琐、怯懦、自私和绝情。
在我看来,他们在南极生活的几个镜头都是我们人类应该学习的“思想品德教育读本”:
1、当大风把考察站旗帜吹走的时候,狗们开始一个个挣脱了脖圈,只剩下老杰克没有挣脱,狗们都跑远了,只见玛雅走上去咬着老杰克的脖子,想帮他咬断脖圈,但这个为人类工作了十年的雪撬犬并不愿意,玛雅只好轻轻舔着老杰克的额头,老杰克一动不动,看着远方,静静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在我看来,老杰克选择等待死亡并不是愚昧的忠诚(这样会否定其他狗们的忠诚),而是久经风霜的老杰克早已看透了人们的无情和虚无缥缈的承诺,他老了又受了伤,即便挣脱也很难熬过这一关。
2、杜威在追逐极地五彩景象的时候不幸摔下山涯,狗们在玛雅的带领下都冲下去看他,当他们发现他严重摔伤时都偎依在他身旁,并在山脚睡了一晚,醒来狗们发现杜威已经死了,呆在山脚是很危险的,于是玛雅带领他们离开。这时,杜威的双胞胎弟弟杜鲁门,用舌头舔着哥哥的脸,用脚刨着哥哥身边的雪,嘴里发出惨烈的哭声,他希望唤醒死去的哥哥。当大家都离去时,已经成熟起来的“副班长”麦克斯跑上去紧紧地用头靠在杜威的头上,用自己的身体去融化他身上的雪,同时叫着这个死去的同胞的名字,神情极尽哀伤。
3、麦克斯正吃着一只大死鲸,却被硕大的海豹吓走了。正在他惊魂未定的时候,狗们来了。死鲸是他们活下去的保障。麦克斯便悄悄绕上前去,抢了一块鲸肉就跑,引诱海豹来追他。他逃脱停下来,回头看见伙伴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鲸肉,他的眼里充满了幸福。突然,海豹掉头窜出冰窟,咬住了玛雅的腿,麦克斯奋不顾身地冲上海豹脖子,狠狠咬了它一口,其他狗们也冲上来袭击海豹,迫使海豹松开玛雅,并仓皇逃窜。在危难面前,狗们的英勇和团结催人泪下。
4、麦克斯和其他四只狗各叼着一只鸟回来,他把鸟轻轻放在受伤的玛雅身边,退了两步,坐在一旁,等着玛雅吃。可玛雅却衔起鸟,一瘸一拐走过去放回麦克斯身边,然后退回去继续趴下。狗们都把自己嘴里的鸟放在麦克斯面前,让这个新任领袖来分配,麦克斯很快又含起那只鸟,重新放到玛雅身边,并让其他狗们叼走那些鸟去吃。他见玛雅仍不肯吃,慢慢地匍匐着前去,把嘴挨近玛雅的嘴,两个相濡以沫的生命同呼吸共命运,让他们最后得以存活下来。可怜的玛雅可能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她无法再去寻找食物宁愿选择自己挨饿,也不愿拖累其他伙伴,而麦克斯在伙伴身处困境时的患难之情同样可亲可敬可叹(我们各个单位的二把手应该好好向麦克斯学习啊!)。
5、人们回到考察站,准备把狗们带离这个伤心地。当其他狗狗都窜上车时,麦克斯却没有上车,他一边往后跑,一边向Jerry狂叫——他要主人带上一息尚存的玛雅。玛雅静静躺在雪地里,已经奄奄一息,这个神采奕奕的拉着雪撬奋勇当先的领袖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也许在她的内心深处,已经开始对人类绝望,她并没有因为主人的到来而有丝毫的兴奋和理会,只是闷闷地躺着。Jerry轻轻抚摸玛雅,流着泪惭愧地对玛雅说:玛雅你是好样的,对不起丫头。这时玛雅才慢慢地抬起头来,接受主人的道歉和呼唤。
太多感人的镜头让我激动和惭愧。我为狗们的勇气和互助精神而感动,为人类的无情而惭愧。同时也让我想起哈里•虎克(Harry Hook)导演的电影《苍蝇王》(Lord of the Flies,1990),一群娃娃兵流放在一个孤岛上,为了生存各立门派互相残酷争斗、血腥搏杀,而在《Eight Below》当中,我们看不到狗们因为争夺食物而有任何的冲突和打斗,因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骂人互相争斗时用“狗咬狗”之类的词汇(别再侮辱狗们了!)呢?我们还相信“人日的”比“狗日的”更有感情?
感动和惭愧之余,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名字:
老杰克、玛雅、麦克斯、杜威、杜鲁门、矮子、影子、巴克。
三、电影作者的妙笔——给人类中心主义一记耳光
在大多数观众看来,Jerry是最受肯定的人,他(以及他的朋友Katie、Cooper和后来良心发现的Davis博士)和其他无情的人形成对照,他们在良心的驱使下知道为狗的生命承担责任,并尽力付诸行动。其实,在笔者看来,影片中所有人在狗们面前都是怯懦和无情的。在第一部分中我对Jerry企图摆脱不平静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电影作者在影片中的妙笔在于结尾,当Jerry们见到幸存的狗们时兴奋异常,因为狗们的幸存洗清了他们受到良心的谴责和负罪感。但是当Jerry在清点狗名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两只狗的缺席——玛雅和杜威,玛雅曾经作为狗们领袖,杜威是杜鲁门的双胞胎兄弟(两狗特殊的身份是导演的巧妙设置)——Jerry和Davis博士们有什么理由遗忘?两狗可是曾经与他们患难与共啊!即便最后Jerry在麦克斯引导下找到玛雅,他也没有想起杜威曾经存在过。带回玛雅忘鲁门,道是有情仍无情。
这一妙笔着实彰显电影作者的智慧——在地球生态急剧恶劣、人类与其他生物冲突加剧的时代,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类为唯一目的的伦理逻辑。
深圳大学王晓华博士在《构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伦理学》一文中指出,伦理学有两次根本性转折:第一次是“从敬畏神灵到敬畏人类”,第二次是“从敬畏人类到敬畏万物”。其实第二次转折完全只停留在阿尔贝特•史怀泽等人的理论当中,距离实践还有漫长的道路,甚至背道而行渐行渐远。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说: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警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们几乎从不反思人类的伦理逻辑是忽略人之外的生命的。进入现代社会,当尼采等人宣告“上帝死了”之后,人道主义的伦理学代替了神道主义的伦理学(其实多一个上帝,人类也不会敬畏其他生物的生命,只不过对上帝创造的生命破坏有些收敛罢了),人完全成为宇宙的主宰,理所当然地成为“万物的尺度”,人们自信“没有任何事物比人的存在更高,没有任何事情比人的存在更具尊严。”(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人是目的,其他万物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人类肆无忌惮地享用万物资源,万物的意义完全由是否对人类有用来量度。结果是人类改造万物就彻底地变成了破坏,于是,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臭氧层消失、温室效应、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实在的和潜在的灾难接踵而至。
可怜的动物们首当其冲。没有多少人真正把动物看着是人类的朋友,动物的生命轻如草芥,人们对动物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人类在利用动物在为自己服务的时候,何曾在乎他们的生命和我们人类一样珍贵?
法国著名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生动地转述了某些原始部落中猎杀动物后的赎罪—感恩仪式:“放置野兽时要让它的脚对着东方;在它面前摆着几碗tesvino和其他各种食物。每个人依次走到鹿跟前,用手抚摩它,从鼻子一直摩到尾,同时感谢它让自己被打死。‘安息吧,大哥?’(如果是雌的就叫大姐)巫师可以对死兽发表一套长篇讲话……‘你给我们带来了羽毛,我们深深地感谢你。’”在原始人眼里,万物有灵,众生平等,人相对于其他生物而言并无特权;人杀死其他动物是一种不得已的谋生行为;这种谋生行为并不代表人类力量的强大,人必须向那些为人类奉献生命的生物表示感恩和赎罪。同原始人相比,我们现代人难道有脸说我们更文明、更有人性?
后来,当人们相对于其他动物掌握了超自然的能力之后,不管是敬畏神灵,还是敬畏诸神,还是后来的敬畏一神(包括各种宗教的尊神),人对其他生物和无生物都是居高临下的,人在万物面前的优越感与日俱增,人们否定动物的意识、情感、语言,甚至轻易否定万物的生命。对其他生命不是守护和成全,而是永无休止的暴力和掠夺。
我的一个老师非常得意地说,只有他意识到伊甸园里偷吃禁果的另一层意义:上帝对亚当夏娃说,你们不能吃树上的果子,否则你们必将死亡。男人和女人后来感到恐惧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意识到人之必死,这是人类超越其他生物的意识。我想我们不能如此武断,我们不是其他动物,我们怎可以轻易否定他们的情感,怎知道他们意识不到狗之将死或牛之将死?我就看见过一头牛在遭遇屠宰之前的流泪和哀伤。
8只狗狗在南极的半年艰难生存极大地讽刺了我们人类——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人类需要靠他们才能存活下去,而他们,没有人类的援助同样可以互相支撑着活下来。
看过许多狗狗题材的电影,这一部雪橇狗我也很爱,电影一次次的刷新着我们的预期,也一次次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作为一个热爱萌宠,热爱我们的最忠诚的好伙伴的我,看到这样动人的故事,难免会落泪,感同身受。我一直都觉得动物都很有灵性,你对它好对它的爱,它都知道,它会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你。
小时候我家里也养了一只狗,它想影片中的狗一样的听话,一样的可爱,一样的忠诚。每天上学他与我同行,走到一半我喊他先回家,他会蹲在那里远远的望着我,那种一回头你能看见他目送着你,炙热的眼神温暖的内心深处。放学它又会在路口等着我,有时等不及我慢慢走近,他就会跑过来提前迎接我,用头蹭蹭我的腿,我就宠溺的摸摸他的头,这样的岁月静好,也只持续了三四年,终有一年,那天我无法忘记10月8号,国庆开学的第一天,他被人偷走了,从此杳无音讯。而他给我留下的是一张照片,一份沉甸甸的牵挂以及满心的温暖。
此后长辈也没有养过狗了,他们也不想再接受一次那样的分别,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也一份沉甸甸的爱。
狗比人忠诚,这是我们知道的,当你切身体会到,你的感触自然会更真实。影片中的玛雅、麦克斯、老杰克等等他们等待着主人的归来,一天又一天,他们挣脱铁链,外出觅食,他们团结合作,他们相互牵挂,相互礼让,温暖着每一个人。
他们的三次告别,潸然泪下!
重情重义的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也是满心的不舍,可他们无能为力,我想他们比我们更难受,把头蹭到对方的头上,安慰着自己的伙伴,那份温暖会从屏幕中跳脱出来,集中你的心!
你我拥有这样的伙伴,很幸福,他们有时傻有时天真,也像个孩子一样,需要我们的温暖,如果你不能给他们温暖给他们爱,那还是不要随便去养,养了就不能让他们孤单!
好早的时候看得了,大学吧,标记一下。
狐狸说:要对自己驯养的负责,然。
超感动的,每一分钟,果然,和狗有关的我都抵抗无能
好想有只雪橇犬。
狗狗比较帅
我发现一个特点,但凡是动物主演、儿童主演的影片,都很感人。因为他们无需演技,只要自然呈现本真状态就OK啦,倒是难为了一众成人演员,配合起来也是很给力滴。狗狗们都很上镜,忠诚、可爱,大爱它们。
看到玛雅还活着,感动的哭了
我哭成傻B了!!!真TM虐心……
狗在没有人依靠的时候,原来自己可以生活,他们也有自己的组织原则,说白了,做狗做得比人还人,这年头动物都要比人有人性
故事的主角其实是那一群可爱勇敢在冰天雪地中独立生存的雪橇犬。
狗狗~~~真美丽
差点又飙泪了……狗就是这样!永远不离不弃
相比1983年的日本原版《南极物语》,2006年的《南极大冒险》扩充了人类部份,使得故事的戏剧张力得以增加,不过也因此,狗狗们极地求生的过程被大量删减,还被顺带美化残酷的现实,使得狗狗们幸运存活得不够真实!原事件「15只2生」也变成了「8只6生」!…没记错的话,此片我初中在电影频道看过开头!
狗狗让我泪奔啦~~~~~~我好想抱抱它们!!!太可爱了!!!好久没有电影让我这么哭了
典型的美国类型商业片,叙事模式化,剧情乏善可陈,胜在狗狗足够聪明足够可爱,狗狗的部分远比人类的部分要精彩。最后五条狗狗奔向主人的场景煽情极了,爱狗人士表示完全把持不住啊~
The Most Amazing Story Of Survival, Friendship, And Adventure Ever Told.
【武大】
啊哈哈哈原来大家都爱这片!我可爱里面的狗狗了(还有我walker水汪汪的蓝眼睛~)
什么时候看的,忘记了,汗。说不上特别感动,但终归是部不错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