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而不是用生命去捍卫一个个口号空洞,毫无意义的各种伪道德观,当西方人鼓励军人在战败后可以投降表示任务完成的时候
东方却要他们的士兵挂光荣弹,玩神风,为了面子问题拒绝任何外界的救援,甚至宁可底下无数百姓饿死,也仍然拒绝援助,反正饿死的也不是他们而已啦
这电影不仅批判的俄罗斯官僚的腐朽闭塞,拿人命换自己肩膀上的勋章,更是批判了东方几千年来,拿人命不当人命的最低级的陋习
一个文明只有真正懂得爱护自己人,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之颠覆,否则再庞大的身躯,也不过只是一副空壳而已,长不了
法国导演和编剧在尚未确认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拍了这个电影。手法很细腻:他们用了天真孩子的悲伤、孕妇的绝望呐喊、冷漠的俄罗斯军官欺骗群众见死不救等等这一系列黑暗来反衬出其他西方国家热诚无私的心。这就是很法式的、很优雅、很细致、很成熟、润物无声的高级心机婊。
苦苦挣扎几天几夜的23位水手在最后一刻由于俄罗斯官方死要面子没等到救援,死不瞑目,是电影的高潮。英国高级官员的没有一滴眼泪,但他的悲痛却如此真实。可惜最新的推断是23位水手根本没活过10小时,和救援及时与否无关。
如此黑化俄罗斯,是让人失望的。此外,演俄罗斯人的所有演员里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丹麦人、澳大利亚人等等,就是没有俄国人。一群外国人说着口音做作的英语,完全没演出俄罗斯人的感觉。
还是这句话:失望
英文对白听着很怪异!剧情其实也是充满争议的!
虽然俄罗斯和挪威试图营救库尔斯克号,但艇内所有水手和军官仍全部死亡。后来的研究发现艇内大多数人死于爆炸后数分钟内,但一些人在船尾还幸存了数小时。许多国家和非官方机构曾经提出帮助,但均被俄罗斯拒绝了。最后一支荷兰营救队打捞了库尔斯克号。遇难的118人中,有115人的遗体被发现,现在被葬在俄罗斯。
1、20年前我上初中,对这个事件有印象。 国家面子问题和军事机密问题可能真是当年普京拒绝西方参与救援的主要原因。
2、我们中国近代面对类似情况也做过这样的事,现在一想,有时候个人和国家,集体相关东西一比就马上微不足道了,个人和集体这是辩证而统一的关系,过分强调集体和国家,会造成国家机器的庞大,腐败,甚至军国主义,而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又会国家治理的松散,面对灾难时反而很容易延误战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恶劣后果。
3、只能说人和国家一样,不论如何不论何时都要图富强,要努力奋斗。毕竟无论人还是国家,在地球母亲面前都是渺小的,灾难面前大家能做的只有比较多,很少和0之分,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国家体制和人的幸福感都是相对的,库尔斯克上的船员相比美国船员是不幸的,但又比那些身处战火硝烟生活中的小国寡民幸福的多。
4、本次疫情前西方一直对我们的体制和政府诸多诽谤,公知们高举高打玩的不亦乐乎,而我们抗击疫情时他们也冷嘲热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我们抗击卓有成效,他们又疯狂污蔑甩锅。真是让人可发一笑,囧。可事实就是我们的体制,我们人民的思维反而使得我们以最小的代价保住了绝大多数人的健康,西方反而被病毒击垮,愈发让人不齿,西方有句话叫事实胜于雄辩,不过他们现在早已忘记了。
5、可见我们的体制和组织是为了在极端条件下生存而设计,而运行。西方傲慢的拒绝理解中国,接纳中国,而中国却越来越看懂西方,教育世界。一如百多年前,1900年的世界。只不过,这次,我们是崛起的一方。
6、我想说,世界有很多国家和民族,西方世界、美国只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代表不了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确实需要一种新的国家存在价值。而和平,合作,公平,正义,才是人类繁衍至今的要义。战争,分裂,不公,罪恶才是影响人类发展的毒瘤。
这起史上最严重的潜艇沉没事件已载入历史,时间并不久远,各种原因和细节分析资料很多,影片也没有当事国家俄罗斯参与,并且,影片节奏过于缓慢,因此,从观影体验和内涵上,只是一部勉强合格的灾难片,那种灾难片特有的危机时刻、生死关头的紧张和焦虑、与死神赛跑的刺激和张力、希望与绝望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这个比较遗憾。
但是,这起事故确实有很多令人唏嘘感慨的地方。
为了国家的所谓颜面和利益拒绝外部援助的将军、新闻会上军官的官腔十足和官僚作风、陈旧破烂没有备件的救援设备,宝贵的抢救时间和机会在毫无意义的浪费,这些情节,都让人感觉到潜艇上的官兵只是一堆可以随时随地被牺牲的棋子,这种画面其实我们也都很熟悉,就不便展开了,印象中历史上还有全艇官兵誓死不上浮的英雄(脑残)行为。
其实想说一个国家、一个集体的尊严和颜面,完全取决于它们对待每个个体的态度,如果个体都没有尊严和颜面,国家哪来的尊严和颜面?
感觉影片最好的部分是开头和结尾的窄幅画面段落,非常感人,尤其是开头部分,很短的时间展示了浓厚的亲情和战友情,当然还有昔日强大的帝国海军的窘迫和衰落,令人唏嘘不已。
十九年过去了,长眠于巴伦支冰冷海底的官兵的子女已长大成人,对这个深深的创伤,国家依然沉默着。
潜艇的仪器上是俄语,遗照上是英语,说明剧组还是淘了点东西出来。这次事件无疑是个悲剧,但是导演的立场从开头就看得出来,可怜某些评论区的呆头还真信了。我们大致回忆一下,国际油价的上涨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而这时的俄国还在因为苏联的解体慢慢的回气,所以这和慈禧拿钱做寿可不一样,慈禧好歹也是有钱的,但俄罗斯是真穷。另外很多人也意识不到库尔斯克号的价值,且不说该艇当时是否已经过时,单单它已经过时就已经是很难泄露的情报了。片中俄军将领的保密很明显是由于潜艇本身的原因,某些恨国党上来就将毛子等同于我国,然后在他们身上发泄对官员的愤怒。说到普世价值,什么是普世价值?是你有可能生在中国,有可能生在美国,也有可能生在叙利亚,在这些比较中中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中国至少做到了些什么。恨国党的理解是什么?我生在中国,恨不得生在美国,我即便生在中国,也要过的像美国一样,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就是国家欠我的,对不起我,这种普世价值简直是要求实现地上天国。可惜生活就是这么无奈,好的生活是要一步步去争取的,往前不走,躺着胡闹,又能够得到些什么呢?伊拉克的民主选举,还是来自利比亚的自由?
一看演员表有闷骚的马提亚斯蜀黍,立马来看。西方拍了部电影指责俄罗斯因为政治原因不接受救援,嘿嘿以为大家都傻子相信救援本身单纯是救援?无论怎么说,为了那些海军小伙子和他们的家人觉得不值,这不是某一国政府的罪,而是全人类的敌意的罪。
有一个快乐的胖子朋友是多么的重要,他可以在深海100多米冷得要命的时候给大家讲关于北极熊的冷笑话
因为国情基本一样,三观基本雷同,所以我们似乎很容易理解剧中各种人、各阶层的行为逻辑,太真实了这片子,现实到残酷。并且,这种现实事件,还依旧不断地在你我身边上演。
依导演的能力,其实可以做得比这好吧?现在看来完全是一部标准样式的灾难片,平铺直叙,亮点稍欠。另外全程英文对白是什么情况,这不是俄罗斯的故事么?
我以为他们可以得救的
雖用歐洲實力演員也因應發生的年代帶點類紀錄片的手法,但俄國事件卻用歐洲人英語演....整個失色很多也讓人難入戲略可惜。
为这样的领导卖命,真是悲哀。没有家,哪有国。
新兵的小手不能抖......
香港票房很好 忍不住去看 這是什麼奇怪的組合和設置呀 丹麥導演 俄羅斯背景的故事 法國演員英國演員主演 大家還都講英文 一唱歌就俄語 媽呀我好亂 看完明白票房不錯的原因 要能夠令所有人什麼都看得懂真的不容易!完全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淺顯易懂 老少咸宜
基本还原了人类史上夺走118条鲜活生命、至今最严重潜艇事故的几个关键节点。事故虽然是必然里的偶然(那款自爆的65-76型鱼雷的确是存在很大隐患),但艇尾23个人最后被溺亡却是彻头彻尾的人为灾难。大国面子、政治至上、冷战思维凌驾于人性之上,人命如草芥,把本该能回家的父亲、丈夫或儿子们,推入无底深渊。最后葬礼上几个孩子对政府代表拒绝握手的细节,非常到位。“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瞬间,而你却是我的永恒”。★★★☆
为啥一个俄罗斯发生的事件,要一帮人用英语演,而且明显带有很浓重的政治倾向,战斗民族的人民恐怕看了会不开心,一帮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人拍的视角,必然把毛子的官僚放大,把我大英皇家海军拍成正义爸爸,一部没有任何力度的电影
7/10 像是更加national,less international的海底版《天空之眼》;同样是Dogma95,温特伯格走上了和von Trier完全不同的道路,似乎是关注于人在不同社会角色下的善恶,善恶由个人的权利阶层意识,对国家形象的考虑等所谓“大局”而被限制甚至强行改变 - 细思极恐,不知道政府是否会在类似事件上对群众撒谎;不握手的一幕看得太痛快,装模作样的来自上级的“慰问”,除了使得上级部门自己有一个道德缓冲,并没有对受害者家属的积极影响,且明理者:还不就是你们这帮混蛋;Matthias Schoenaerts也算是变成了Vinterberg的muse
俄国人的真实事件找一群欧洲人用英语演还是有点违和。剧情流水,节奏平淡,片子没什么重点,总的来说非常一般。即使不知道这个事件,看了开头也能猜到结尾。导演本可以下手再狠一点,用力讽刺一把当时的政局,结果就这样一笔带过了,未免有点可惜。
作为电影来说,拍的比较平,比较偏剧情片一点。似乎有点黑俄罗斯的意思,不知道整个故事是不是全都照实拍的。看完查了下资料,当时潜艇后部的幸存者活了8个小时,这电影里给人感觉是好几天。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真实事件改编 论人是怎么对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世界渐渐失望的 最后小男孩眼里的恨意有点震撼 ps 打酱油的科林叔还是一如既往的帅........
多少还带着点政治倾向... 洗脑总是这么悄无声息的。 影片拍得不错。4星
英语占领全世界系列。
致远舰的炮弹,老山前线的火箭筒,库尔斯克号的鱼雷。。。
法国、比利时合拍的电影,讲述的是俄罗斯的故事,全程使用的语言却是英语。影片中也是大牌云集,故事整体框架不错。库尔斯克事件,其实就是制度之恶,在那样的体制之下,也是必然发生的。“你们的儿子参加海军,就是要保卫国家的。”“我们养大孩子,不是为了让他白白送死的。”一个将制度置于个人生命之上的国家,是很难让人去热爱的。
本以为只是新版U-571,却不是预期的剧情走向。结尾很有力量,感觉看10部开心麻花都缓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