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网剧大热,现在几乎每个视频网站都有那么1部经典的网剧——搜狐的《屌丝男士》、优酷的《万万没想到》、乐视的《太子妃升职记》、爱奇艺的《心理罪》,一部好看的网剧可以凭借会员为网站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似乎没有一个网站站稳了网剧的山头。
从这些网剧中我们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颜值高不高不重要,故事好看最重要。叫兽、大鹏、小岳岳、大张伟都是凭借幽默的才能成为的超级网红。
其次,接地气才能有群众基础。网络的观众和电影的观众不太一样,大多是在互联网浸淫下的90后。要成为超级网剧,除了剧本好、演技达标,还得具备那么一点网感。好看好笑的网剧能成为社交谈资,进而让好作品有了自来水效应。
最后,但凡热捧的网剧都要面临随时下架的危机。网络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地方,所以《重案六组》只能在电视里放。想要鹤立鸡群总得要有点出格的牺牲,要不然怎么让宣传从中做文章?
同样是超级网剧,当年《太子妃》凭借一丝不苟的宣传策(tao)划(lu),把网友套得牢牢的,一边刷剧一边刷评论,看得真是不亦乐乎,以“穷”和高颜值出名的《太子妃》好歹还有点壮阳药的广告。而《余罪》不仅0广告,官博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海报和寥寥几笔推荐,仍不乏如此大的观摩效应——第一季点击量破6亿,百度的电视剧搜索排行榜上《余罪》排第三,前两位是大幂幂的《翻译官》和孙红雷的《好先生》,这更是勾得好奇的网友想充个会员看个究竟。
《余罪》改编自常书欣同名IP小说,讲了警校应届毕业生余罪经过一次特殊选拔成为特情,卧底在贩毒集团中成功破案的故事。这本小说定义为都市类小说,虽然故事地点发生在广东,但电影呈现出来的并不高大上,倒是人物和情节相当有都市气息和生活阅历。作为一部犯罪悬疑剧,不靠炫技的推理技巧,而靠人物的行动串起一个个小高潮,这算该剧最大的亮点。
余罪:死有余辜,生有余罪
自打《家有儿女》以后,三位童星自然地形成了一条颜值鄙视链,眼看着一个个小鲜肉横空出世,作为看着刘星长大的网友不免有些作为长辈的惋惜之情。但当“张一山”、《余罪》、“卧底”这几个关键词连在一起时,我们似乎从这位“过气”童星的身上找到了新的亮点。
余罪一出场就说自己外号“贱人余”,满嘴污言秽语,一副吊儿郎当,贱兮兮的样子,就是我们从小到大见立躲(看见立刻躲)的那种小混混。进警校的唯一目的是毕业后回家当个小片警,为卖水果的老爸撑腰。谁知鬼使神差地被组织相中成了卧底。
剧情前5集着重为主角做人物背书,以“羊城集训”展现以余罪为首的几个学渣,颠覆常规的警察形象。进监狱后,因为差点杀了贩毒集团老大,成了牢头。这个警察不仅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坏起来反而比犯人还坏。一个从小到大身负“罪名”的人要当英雄?“迟到的正义感”降临在了余罪身上。既要表现乖张的性格、又要演出卧底的城府,人物的内心冲突成了演员最大的挑战。
一开始让他做卧底,他是拒绝的,然后是挣扎地勉强接受,最后就跟上了贼船一样,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捅过人、收过尸、运过毒、中过枪、吸过毒,最后我们还是能看见余罪那一脸的贱笑。一般卧底都是忧郁的、心事重重的,比如《无间道》里的梁朝伟。然而余罪是嚣张、风趣、直接的,永远跟打了鸡血一样飒劲儿十足。余罪有一句台词:如果你可以把你的人生当作是游乐场,那你以后就算跌倒了都不会哭。
过去我们在电视上见过的卧底话不多,因为言多必失,但余罪特别能说会道。他在余小二这个卧底角色里活得特别坦然,好色、爱钱、浑不吝、鬼机灵,让他和警察的形象一点搭不上边。别人以为他年轻气盛、心直口快,其实是他太懂人性,知晓分寸。 [5.jpg]
余罪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从小在市井长大,见过三教九流,熟稔街头智慧,这样的经历教会他如何在险峻的环境里生存。小到用塑料袋堵汽车排气筒,大到策划指挥行动。余罪从小混混混到毕业一跃成为三级警司,而他的对手、“兄弟”兼“启蒙老师”,犯罪集团的大佬傅国生却曾是一个十足的书生。
傅国生:一个有情怀的毒贩
在我看来,剧中能和余罪平分秋色的角色只有傅国生。傅国生的开场是余罪进监狱和他相遇。一个温文尔雅、整天捧着书、看似弱不禁风的老头竟是牢头?这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余罪出狱后成功做了老傅的马仔,并被一路提携成为大哥。虽是一警一匪,却不乏对彼此有情有义。
因为性侵被开除后结束了高中英文老师的生涯,开始了不能回头的毒贩之路。你以为这个人是我们在新闻里常见的那种猥琐好色的教授,但他十几年来只有一个女人;你以为他表面斯文,但为了树立威严,他会用极其残忍的方式亲手杀人;你以为他会为了自保出卖姘头,实际上即便他被这个女人辜负,他也不会出卖她。
傅国生跟其他毒贩有何不同?素衣、丸子头、墨镜,看上去低调而不失格调。贩毒十几年都有惊无险靠什么?第一,不贪。干完一票歇很久,急死小弟,把“合伙人”逼得走私手机、卖玩具。第二,计划周密。选择极其恶劣的天气、部署好几条线干扰警察视线、启动新人送货、给每个小弟不同酬劳... ...原来高难度的犯罪高的不是技术,而是给人的心理设陷阱。扎实的故事,这应该是小说《余罪》备受警察圈热追的原因吧。
最感人的是最后一集,当余罪声嘶力竭规劝老傅供出他的姘头时,他老泪纵横地说:
此刻余罪的眼泪是对老朋友的心心相惜。
再狠毒的人也有软肋,也有温情的时刻。当犯下了滔天大罪,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存和自由,在苟延残喘中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厌倦和财富、权利背后的空虚。而作为卧底,正义和良善是内心坚守的底线,也是永远的退路。我们为什么会对罪犯好奇?为什么会喜欢余罪这个人?前者放大了我们的阴暗面,让我们的邪恶有所投放。后者告诉我们如何自我救赎,拯救的力量令人动容。
最后我要说,这部剧令我最惊讶的还是张一山的演技,最闪光的不是余罪,而是赋予余罪强大光环的张一山。这是一个不缺颜值缺演技的时代,相比那些靠炒作、靠花旦鲜肉大火的粗制滥造的电视剧,精良小巧的《余罪》更值得被关注。即便网友吐槽有些剧情不够合理、张一山演得有点用力过猛,但仍然阻挡不了我对第三季、第四季剧情的好奇(如果有的话),如果爱奇艺一直保持这样的高水准创作,让我充个年会员我也心服口服。
最成功的悬疑不在故事里,
而是留在观众的脑子里。
《卧底任务太简单所以组织给我配了女朋友增加难度》
第一季前半段感觉张一山还是个雏,第二季直接性感爆炸.....其他人,其他人我根本看不到,眼睛自动打马赛克了。有人说大胸姐演技差,不好意思大胸姐的部分自动代入了自己。搜了下居然还有第三季........
拖家带口来卧底,卧底兄弟花不散。人人都是猪队友,主角光环强续命。编剧你行你瞎写,原著作者气吐血。尾行已编不下去,再瞎写我就弃剧。
剧本不够严谨,女主角演技不及格,最后一集还可以。
看到解冰对着余罪狂吼“你别忘了自己是个警察”完了刚好撞上傅国生的一段,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就特别无法理解中国编剧,没买版权的剧你们敢一字不换地抄,买了版权的剧怎么就这么不怕苦不怕累地搞原创了呢?小说照着拍绝对是一路精品剧,现在改得——什么玩意啊?
剧情bug明显。女性角色果不其然变成了猪队友,呵呵。绝命毒师既视感好强2333233 张一山演犯毒瘾真是挺厉害了
张一山的却是靠实力
果然没有第一季好看,中间有部分真想抽大胸姐和谢冰。
张一山演技爆棚,但是总感觉第二部有的地方太假,而且不符合逻辑,第一部更好看一些,期待第三部
少了第一季的新鲜和刺激,逻辑又不如第一季严密,不如第一季好看了,当然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其实拍的时候他们就没分季拍吧!
如果一定要粉CP,我投余儿和老傅一票。
张一山的演技很有张力!!!强烈安利!!
看到凌晨三点半,还在午夜十二点的时候给猪煮了包泡面,被夸煮面的技术一流。
张一山演技依然在线... 但是拜托编剧长点心,呼啦啦这么多人全当卧底了,你家当卧底是过家家呢.... 还有大胸姐拜托你长点脑,你也是老警察了,能别吃醋吃到反派面前不?5分钟猪队友3次,还好意思跟余罪说 任务高于一切... 这急转直下的剧情是非逼着我要弃剧么.....
我自己觉得常戎是老戏骨的,好几次和张一山对戏他都是微微笑着的,算是一种欣赏和肯定吧?!这部剧张一山演得确实好。这是我觉得这部剧拍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撑起一部剧的代表作,记得当时买了会员通宵看完,张一山真真变成老戏骨了,谢冰这个角色如果能找个演技更佳的或许能更出彩一点,不过部分情节多少都点bug,毕竟是网剧,我可能要求有点低。
“一口气看完的剧”
老傅让人恨不起来。有追求有理想的聪明的坏蛋。
沈嘉文的演员真的太失败了。。。良家妇女硬拗蛇蝎美人行不通啊我去,看得我尴尬症要犯了。。。
我已经越来越受不了大胸姐了,首先固执,几次刚愎自用让余罪身陷险境;其次冲动,打了虎哥手下的胖子,差点导致后面满盘皆输;然后还渎职,在KTV喝醉了,“回警局”已经脱口而出前两个字了;最后还成为人质差点被沈嘉文逃走。相比之下,我选择安嘉璐,这个觉得跟余罪在一起不是学坏而是做自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