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剧场,回来了。
但这次好像又有点不一样。
派爷发现,放出回归消息前,它偷偷上了一部先导片。
太平间,俩大男人对着一具遗体聊天。
这是要干啥?
答:他们是入殓师,要给遗体化妆。
只见这新人如临大敌般掀开白布。
呼,还好是一假人。
师傅说,你啥也不会,我不能直接让你接触客户啊。
先拿假人练吧。
于是,他便开始勤学苦练。
这一天,还是这个台子。
新人信心满满想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师傅。
结果白布一掀,好家伙,见真客户了!
这是个啥剧?
来,让派爷带你看一看——
《再见,那一天》(2021)
《大江大河》的导演黄伟执导。
著名编剧刘震云担任总策划。
胡军,李光洁,蒋欣主演。
迷雾剧场的一道前菜,6集,每集1小时。
三天播完。
感觉都对了,但味儿变了。
它不悬疑了。
作为迷雾剧场的先导片,它的故事平铺直叙,剪辑还十分跳跃。
不出所料,很多观众都提出了质疑。
但看完全集后,派爷还是觉得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
先讲故事。
胡广来(李光洁饰),一热血摇滚青年。
一开始家人不理解,认为他是瞎胡闹。
但与他惺惺相惜的老警察全党愿(胡军饰)支持他。
这让胡广来信心倍增,事业有了起色,也渐渐缓和了和家人的关系。
本以为一些都变好了。
亲姐姐却被官二代糟蹋了。
他一怒之下开车撞死了施暴者。
法院宣判,属报复杀人,判了个死缓。
他在高墙里关着,家人在高墙外扛着,各有各的难处。
胡广来开始自暴自弃。
作为老大哥的全党愿不想他放弃,就坚持来监狱探视,希望胡广来能振作。
这一鼓励,就鼓励了20年。
后来,胡广来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没来得及高兴,就接到了全党愿去世的消息。
他听说全党愿是被一个叫史瑞克的人用板砖拍死的。
于是出狱后,他就踏上了追凶之路。
这人怎么抓?
他就拿着仅有的信息,蹲点儿。
“史瑞克,18-19岁,钢厂大杂院,红发一米八,星星胎记”
遇上个红头发就上去扒人家衣服。
好不容易蹲到了凶手,还被告知老全死于癌症。
史瑞克只是不小心伤到了老全而已。
看到这里派爷我明白了,这剧就没想制造悬疑。
进监狱,是因为愤怒失手杀了人;出来抓伤害全党愿的人也全都明着来。
这样平淡的叙述和以往观众对迷雾剧场的认知不同。
所以势必会带来反噬。
再说剪辑。
剪辑混乱,算的上是这部剧的一个瑕疵。
网传是因为18集的电视剧压缩成六集。
真假不论。
这部剧,两条故事线穿插出现。
剪辑上真就生切,割裂感极强。
比如,这一秒胡广来和武磊还在聊天。
下一秒就切到了武磊小时候。
观众甚至要反应一下这是谁,就很容易出戏。
再比如,这一秒姐弟俩相视而立。
20年没见,气氛刚渲染上。
下一秒又直接切回20年前,胡广来因打架被抓到公安局。
而且无论是画面还是语言都没有半句铺垫。
节奏是够快,但没有一点连贯性。
那么,好的时空剪辑应该是什么样的?
派爷认为可以提一提《沉默的真相》。
同样是不同故事线穿插闪回。
运用台词,画面带着观众在不同的时空里穿梭,一起往前走,还不出戏。
比如这一场走访调查。
2003年,两个人相对而坐聊案件。
通过语言的代入,镜头前推画面过渡到2000年。
受害人出现,案件开始复盘。
再比如,蒙太奇式剪辑。
2003年,平康县。
警察上门审问丁春妹。
镜头一转,回到2010年。
现场问话变成了录音机里的声音。
无需解释,观众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而这一点,是《再见,那一天》没有做到的。
但尽管,《再见,那一天》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派爷仍然愿意给它一个机会。
为什么?
只为两点:演技和立意。
整部剧看下来,真的没有一个演员掉链子。
当武磊(李感饰)发现自己就是胡广来要找的人时。
他把少年的慌张和鲁莽演绎的恰到好处。
翻胡广来的包被发现,他左右逢源。
熟人找上门,害怕暴露,他忐忑万千。
奶奶病危,和胡广来在医院上演猫鼠大战,你追我赶。
就这三场戏,足见演员对角色内心的揣摩。
再看梅湘(蒋欣饰),全党愿认的干女儿。
帮出狱的人安排工作,总被坑。
回回委屈都自己扛,你就看她从眼神到动作,无一不透露着自己的无奈与愤怒。
可等她给不听劝的胡广来安排工作时。
俨然又换了一个人。
只一个眼神,起范儿了。
你欠我钱,必须听我的。
让你去学入殓师,你就得去。
而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女人,也有脆弱的时候。
回忆起全党愿时。
她的一滴泪,诉尽了对逝者的感激与思念。
还有孟朝阳(齐奎饰),胡广来的发小。
年轻时俩人一起组乐队。
如今,青春全在梦里,现实是鸡毛满地。
家庭不顺、父亲过世、投资不见收益。
成年人的世界,难啊,都难。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场吃饺子的戏。
没有一句台词,单凭一场哭戏,就把对生活的无奈,对命运不忿,对父亲的思念,由内到外的抒发出来了。
观众自然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所以比起悬疑,派爷认为这剧最想刻画的其实是群像。
全党愿,人民警察。
他也有难处。
所以看似他在救赎他人,其实他也是为了自救。
年轻时判断失误,害死了战友。
自此,这件事成了老全的心结。
遇到和战友一样喜欢摇滚的胡广来,老全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
他帮他,又何尝不是在帮自己?
胡广来,代表了回归社会的边缘群体。
坐了20年的牢,一出来两眼一抹黑。
吃饭不会扫二维码。
别人喊自己名字时的本能反应改不掉。
最重要的,万人嫌。
这日子该怎么过?
武磊,因原生家庭,而变为问题少年。
父母自幼不在身边,被欺负长大。
做事鲁莽,不计后果。
这就是保护自己了?
这部剧,就是把这群人平凡的生活拍出来给我们看。
小立意里又隐含着大大的社会问题。
而正是这种对现实的还原与剖析,才让观众能与之产生共鸣。
所以,尽管《再见,那一天》还不够好,但派爷我仍然愿意推荐它。
因为这片子,给人一种重新来过的希望。
聚焦边缘人物回归社会的题材,不多见。
人生虽有了裂缝,可还是要想办法活着才行。
所以在这剧里,你可以看见他们努力生活的样子。
在这过程中,他们被救赎。
也学着救赎别人。
这样的剧,放在迷雾剧场确实不合适。
但换个头衔,单纯的把它当做一部讲述救赎故事的剧来品,没准它就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虽然它问题依然存在,但瑕不掩瑜。
派爷认为这才应该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作品,也是我们应该去支持的作品。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家
其次,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被编剧的脑回路震撼
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割裂。
我的评价只针对我看了的第一集,因为第一集太差了,我也看不下去了。
故事一开始,摇滚小青年,ok,胡军和摇滚小青年对话了几次,就突然进展到李光洁要哽咽着和胡军互诉衷肠的地步了???
人物感情建立这么突兀的吗??片段化,毫无逻辑!
很多剧,你人物的感情的建立,是循序渐进的,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去年大火的剧集《隐秘的角落》,每个人物的感情建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是这样突然两个人见了两面,帮了一点小忙,就让一个摇滚青年要垂泪了!!
然后,突然李光洁进去了。
开始穿插回忆了。这一段更是没有办法看!胡军的角色死了,李光洁要去调查真凶,然后出狱之后就直接开始调查了!
完全不合理!好吧,我就算李光洁是孤胆英雄,决定一出狱就去调查,请问他怎么能那么巧,找到了一个网吧,坐在自己身边的恰恰好就是认识嫌疑犯史瑞克的小混混?
你这是调查吗?你这是查案吗?你随便找个位置坐,线索就在旁边?合理吗?
再说,你一个大叔,衣着老旧,人家小混混这么容易就给你吐露信息了?小混混只要看着李光洁的狗狗眼,就同情心泛滥,主动给出关键信息???查案子这么容易的吗?
这剧情进展到这里,已经出先了好几个巧合了!讲故事靠巧合推动,就是low,就是低级的故事!
这才1集,巧合有
1,刚好新进来的狱友知道胡军演的老警察死了,刚好分配到和李光洁一个房间
2,刚好李光洁去调查的时候,得到了史瑞克的线索
3,刚好遇到的小混混良心发现,决定给李光洁线索
4,刚好出去吃饭,碰到了多年老友发小,来一波回忆杀,顺带介绍一下姐姐和父亲的近况。
5,刚好小混混被仇家追打,打架给李光洁打昏了
编剧笔下,所有人都是工具人,所有人都是零散的!不是不可以有巧合,但是巧合需要是合理的,需要是有逻辑线索的,总之我看剧的时候非常不适!
巧合的作用应该是打乱剧情,不是推进编剧想要的剧情!你的巧合不让人觉得意外,只让人觉得刻意!
两星是给李光洁的表演的,胡军的演技这里面看不出来,人物太扁平了。
另外,明显是命题作文。
无意间看了两集觉得质感挺好的
好的质感不浮躁的剧情延展加上李光洁的外貌加持,果断的看了现有的5/6,看完之后先前的好感一点也没降,心说看看这么细的本子能写多少集啊,结果发现这就是部六级的短剧。
8错8错
结果一上网看才知道原来是迷雾剧场的
何必呢何必呢啊啊啊啊
迷雾剧场从它推出之前我就期待,并且从第一部开始也坐实了这份喜欢。
可这部剧真就·毫不相干啊
有被这部剧里的李光洁震到了,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玉氏王爷那个角色,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实力。剧中他的演技可圈可点,能感觉到他仔细的揣摩角色内心,整部剧没有多少特别外放的表演,完全通过细节诠释了一个从摇滚青年到中年刑释犯的状态转变,刚出狱在马路上那种茫然,那种执拗的性格,和武磊打架那场戏后感觉就是一个转折,后期重拾生活开始工作。能体会到他重获新生,与世界和解的感觉。不得不承认,看实力演员表演就是过瘾!
9月21日晚间,电视剧《再见,那一天》在正版视频平台上线。该剧由胡军、李光洁和蒋欣等实力派演员主演,主线故事讲得是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之后,如何融入生活。这个主线情感是非常具备社会价值的。不过,在具体的叙事当中,该剧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该剧的质量,和这么好的演员阵容,是不够匹配的。
《再见,那一天》的主线情感,是救助与救赎的。胡军饰演的老警察,帮助李光洁饰演的刑事犯人,而李光洁饰演的男主角刑满释放之后,则再次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小的可能会犯罪的青年,蒋欣饰演的女主角,则通过自己的小店,接纳很多刑满释放的人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这个角度讲,该剧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种一部致力于温暖的作品。
但是,主线情感的真挚之外,《再见,那一天》在具体创作方面,则问题不少。第一点问题,便是叙事不够清晰。这部电视剧作品当中,胡军饰演的男主角如何与李光洁饰演的男主角建立亲密感情,两人建立的原因和过程乃至于具体事例,交代不够清晰。这是整部剧作的前情需要,这个交代不清楚,后边的内容就立不住。
尤其是胡军这条人物线上,他对于李光洁饰演的男主角好,到底是原因什么样子的人物内心需求或者说是剧本创作当中讲的“人物行为动机”。只有把这个讲清楚了,才能把胡军饰演的这个角色立住。把这个一带而过,甚至于不交代,就容易出现整部作品浮空的问题。
第二点问题,对于男主角为何入狱的内容,创作上欠缺考量。《再见,那一天》是修订之后的版本。最早的版本当中,男主角为何入狱,是有很多篇幅的交代的。既然已经删减,老编不便透露具体内容。但是,基于影视剧评论的需要,则说一点,那就是复仇式杀人。我非常赞同该剧最终上线的版本当中,将这个内容全部删除——虽然它造成了整部电视剧在叙事上的混乱。
这种混乱,其实是编剧在创作初期的欠斟酌造成的。电视剧具备社会展示效应,当然要注意自身的影响。这种“复仇式杀人”是编剧创作当中最忌讳的——因为你创作得越真实,就越容易刺激部分观众,容易往坏的方向带。这一点创作上的注意,不仅仅是内地编剧们注意,咱们的香港编剧们也注意,日韩编剧们也注意。美国拍过不少“复仇式杀人”得又那啥又那啥的影视剧,但清一色都是限制级。
第三点问题,这部电视剧的年代感弱了很多,地域感也不够强。小说、电视剧作品,人物角色都应该挂在时代和地域上,越是讲现实情感的作品,越应该如此,这是人物和角色的基础性地气。没有地气,就谈不上真实,没有真实,也就造成情感上的内容不成立了。《再见,那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面积删减的原因,造成角色人物的时代和地域背景都非常模糊。
当然,《再见,那一天》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具体桥段。比如,李光洁饰演的男主角出狱之后,晚上吃饭不会点餐,结果遇到了自己的发小。整个的桥段塑造,都是正确的,合理的,真实的。发小喊男主的名字,男主立马答:到。发小要请男主吃饭,男主要走,发小妻子来电话,嘱咐不能喝酒。饭后,发小给男主钱,男主不要,发小问是不是嫌少,瞧不起自己。发小妻子再次来电话,问是不是喝酒了等等。这个桥段一系列操作下来,还是非常精准的,把北方部分地区老爷们儿的状态、老娘们儿的状态,交代得精准。
所以,整体上讲,这部电视剧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有佳句没佳章”。部分桥段,确实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整部电视剧的核心情感立不住了。这些原因当中,有删减的问题。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编剧创作之初的“错误”造成的。在“复仇式杀人”这个内容上,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影视剧作品是助力社会向善的,千万不要在这个方面求真实,这是创作伦理上的一门大学问。(文/马庆云)
这个短剧看的真过瘾,李光洁主演,胡军,蒋欣等实力演员加盟,看预告阵容的时候就很期待,李光洁饰演的胡广来角色前后二十年的情绪,心境反差是非常考验演技的,李光洁算是把他演活了,他情感表现非常细腻,完全进入到角色内心,有一场戏他独自走在夜晚路上,看到墙上活着二字,通过细微的面部情绪,感受到他那种无奈,茫然和对未来缺失信心的感觉。不得不说现在就是缺少这种实力演员,希望未来他能带来更多优质作品。
这个救赎主题还挺日剧的。
这是迷雾剧场???
因为“18集改6集”的噱头点开看的,即使考虑30分钟被改1小时外加改动,但全党愿几乎完全真空、角色相识的前因后果语焉不详都影响最终进入故事- -前三集对于东北“空巢”以及下岗潮的时代追溯生动,所以这是很蹊跷的区域。另外宣传时使用的“迷雾剧场先导片”、“《那一天》系列”甚至是老年腐的剧情臆测(??)同样为剧集蒙上更未知的气质- -明明很伟光正的故事,这是有多少种节外生枝?带着疑惑与鉴赏李感小哥,追完了全剧。
只记住最后一集的一句话: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或许有希望,或许没有,但死了,就真的没有痛苦。
当悬疑片来说的话就不咋滴,不当悬疑片的话其实是挺治愈的一个片子,演员演技不错。
还挺治愈
除了看老公……安胡军梦回《东宫西宫》外,其他都什么跟什么呀
以为是个刑满释放人员替大哥报仇,一路追凶的故事。然而却是一个温情满满的警察大哥一生帮助各种刑满释放人员的正能量情感故事。两条时间主线相互交错,最终汇集在一起,结构扎实,内容饱满,人物立得住。只是觉得片头总出现致敬警察,可是警察却不是主线,最后一集的后半截实在是有点烂尾。如果最后警察的枪案里,涉及到警察男主其实是跟被打死的警察小弟的姐姐谈恋爱,就是因为小弟被打死,警察男主只好和姐姐分手,被处理,到自我救赎,帮助了很多刑满释放人员,然后剧情结束在警察的身上,把警察立住,可能会显得更完整一些些。总体而言是真的好。虽然说的是刑满释放人员,然而剧中的主要人物都不是坏人,全剧充满了真善美,所有我们看到的坏人,其实都有自己内心的隐痛,善良是我们最该做的。只是四十岁的李光洁演二十岁,实在是有点尬。
[爱奇艺迷雾剧场]陪爸爸看的…剧情太平淡了,这种平淡的剧情硬生生剪辑成短剧也很挠头,感觉就是类似于鼓励刑满释放人员积极改造投入社会的宣传片,真就强行摆“迷雾剧场”里凑数的,爱奇艺真的太迷惑了。
剧情太普通,全靠演技撑,剪辑有点乱,闪回过于多。
比那些十级美颜的古偶剧强一百倍。
节奏紧凑,总体来说可看。
难怪没人看…真的很无聊,不知道是不是剪刀手的缘故,割裂感好重,最后一集太莫名其妙了。本来想着看胡军不香吗,结果是个工具人。这些个演员,加上这个工业质感很难给差评,但是完全不推荐看。
想法有了,故事也没那么差,表演甚至加分。我就想说,能不能找点年轻人演年轻人,这么重的戏份,男演员跳戏厉害。人物的轴和很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可以说创作团队思考不足吧。。。有惊喜也有遗憾。。两星不至于,三星又不满。。
看完了,就……一个类型不明的剧,导致哪个方面都没做好,剧本很大问题,可惜了演员。看了评论发现是18集砍成6集,怪不得这么怪……为什么要这么做,砍了以后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爱奇艺最大的错误是把这剧上迷雾剧场了。如果正常上没问题,但完全够不上迷雾啊。。。
不小心点开来,只有六集就看完了。前几集剪辑有点混乱了,看的稀里糊涂。胡军演的这个角色可真好啊,被他眼里没流下的泪感动。每个人,都应该有重新来过的自由吧。片尾曲居然是老王乐队,让我们祝贺这支来自台湾的乐队终于进入东北演艺圈👏🏻
还以为会是部好片儿,区区六集都能那么拖拉,两集得了呗
一个披着迷雾剧场幌子的非悬疑剧。如果不放在迷雾剧场,分数会更高。很温馨,很正能量。切入的角度也比较小众,讲述犯了错误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救赎。缺点是没有激情,太过于平淡如水。镜头剪辑过于碎裂,观众容易被劝退。
跑调就不要唱歌了好吗?太折磨人了。通篇都是说教,处处都透着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