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一声震天巨响惊醒了切尔诺比利熟睡的人们。
切尔诺贝利是乌克兰北部基辅州的一个小城,北临白俄罗斯,距普里皮亚季仅三公里,事故发生时普里皮亚季约有四万五千常住人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这座曾经被公认为最安全可靠的核电站,如今给乌克兰以及周围的众多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带来了致命的灾难。
一条20 米高的火柱掀开反应堆的外壳,直接将重达1200吨的反应炉顶盖炸飞,在这次爆炸中,足足有8吨多的放射性物质被泄漏,包括铀、钸、铯等。这次爆炸释放的放射性物相当于400颗美国投放在日本的原子弹。
混有放射性物质的尘埃在这座城市的上空随风飘扬,散落在周围各个城市,最远的飘到了亚洲美洲。
白俄罗斯是在这场核事故中污染面积最大的国家,与其他受污染的国家相比,白俄罗斯的放射性物高达70%(一说60%),乌克兰是4.8%,而俄罗斯仅仅只有0.5%。数据表明,二战时期纳粹摧毁的白俄罗斯的村庄数量是619,而这次核泄漏事故轻而易举就摧毁了485座村住,可见核泄漏比地球上任何一场战争对人类的危害都大。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九日,波兰、德国、奥地利和罗马尼亚都检测到高剂量辐射。四月三十日,瑞士和意大利北部,五月一日、二日,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和希腊北部,五月三日,以色列、科威特和土耳其,也陆续检测到辐射。辐射粒子飘散到全球:五月二日,日本,五月五日,印度,五月五日、六日,美国和加拿大,都陆续检测到辐射。不到一个星期,切尔诺贝利就成为全世界的问题。 ——《切尔诺贝利灾变的影响》
爆炸刚发生时,当地政府以为仅仅是简单的火灾,被派去救火的人员没有做一点防辐射措施,抢救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辐射值高达220琴伦的环境中,他们企图用水浇灭熊熊烈火,可是于事无补。
几天之后,这些人员皆因严重的辐射在痛苦中死去。
琴伦是放射性物的测量单位,正常大气中的放射量是0.000012,爆炸发生后,中午的测量结果显示当地大气中放射性物为0.2,是正常值的1.5万倍,傍晚则是正常值的60万倍。
人体一年吸收的放射性物在2琴伦以内则对人体无害,一旦超过400琴伦就会瞬间失去生命。
一段时间后,苏联政府才知是核泄漏,为了避免引起民众的恐慌,苏联政府在民众不知真相的情况下转移了大批当地居民。 政府一直对这次事故造成的伤亡持保密的态度。
瑞典核电厂检测到了这次的和放射性物质,很有其他国家的间谍也发现这次事故,此时的苏联才逐渐向国际各政府提供事实及相关数据,但大多数数据是虚假的。
直到1991年苏联瓦解时,最高苏维埃一名代表发现了政府隐瞒的真相,她取得的600多页的最高机密文件影本中表明,截至5月12日,就有10198人住院,345人患有放射性病变症状。
在事故发生后,政府给出的数据是只有32人死亡。
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该组织还估计大约有4000最终会因为这次事故带来的疾病而亡。
但是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在2006年4月18日出具报告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27万人患癌,直接死亡的人达9.3万人。
事故发生后,民众全部撤离,只有军人留下来清理现场残留的放射物,参加清理工作的人员大约有5多万,由于辐射的严重性,清理人员的清理工作进行地非常缓慢,往往工作四五十秒就再换一人,短的时候甚至是几秒钟就得换人。如今,这些人中有部分因各种癌症而死去,余下的人也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中。
2012年,乌克兰政府开始建造新的“石棺”,这次的工程耗资180亿卢布(相当于180亿美元),而乌克兰政府只提供了6%的资金,其余全部来自世界各国政府的捐助。
新的“石棺”中仍有100多公斤钸,百万分之一的钸就足以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不幸的是这些钸完全消失要花24万5千年。 目前用石棺封住的四号反应炉炉心,仍有大约二十吨核燃料,没有人知道里面的情况究竟如何。石棺制作精良且构造独特,圣彼得堡的工程设计师也许该感到自豪。但是石棺并非在反应炉现场由人力所建,板块是借助机器人和直升机搭建的,因此一开始就有裂缝。根据数据显示,现在总共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放射性粒子持续外泄……石棺会不会崩塌?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至今我们仍无法进入石棺或接缝处检视。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石棺崩塌,后果会比一九八六年严重。 ——星火杂志第十七号,一九九六年四月 事故发生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迷,乌克兰共有1号2号3号4号核电站,发生爆炸的是第4号。有观点说,当时核电站正在进行半烘烤实验,操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失火引起爆炸。还有观点说,第4号的176名员工受命测试反应炉的自我供电系统,操作失误导致爆炸发生。
但不管哪种观点,事故已然发生。
在事故发生一年后,戈尔巴乔夫政府撤出了苏联所有的核弹头,十年后,全球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
2000年12月15日,乌克兰政府才彻底关闭所有的核电站,也就是说事故发生后,123号核电站仍然继续工作了14年。
如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成为影视作品和游戏的创作源泉,似乎核事故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危险仍在,军备竞赛中核武器是最重要的筹码,核能源是清洁能源,但也是最危险的炸弹。
(写于2016.4.26)
大约从前天开始,媒体扑面而来“切尔贝诺利”五个字。今晚照常查看计步软件,有这样一个问答。
我开始翻看这两天相关的媒体报道,我看完九十分钟纪录片《抢救切尔贝诺利》。
坦白讲,在今晚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
而此时,能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我的感受,我依然一无所知。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部纪录片感觉全身酸痛,感到恐怖。
1986年,30年前,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爆炸。
2016年的4月26日,爆炸三十周年。切尔诺贝利成为了一座死城。
三十年前的这场事故导致32人当场死亡。至今仍有因为辐射而畸形的胎儿出生。
当时参与救助的五十万人中,两万人直接死亡,二十万人得了难以定义的严重后遗症——“切尔诺贝利症候群”。
当时参与救援的年轻人,获得了国家勋章和英雄称号,领到100卢布(约等于现在100美元)的奖励。然而现在他们是否还活着?或者绝症?或者无法生育?或者其他更难以想象的状态。
第一位拍摄事故照片的摄影师克斯汀,他还活着,可是每年两个月都要住院治疗。他说至今仍能感受到嘴里铅的味道。
其他记者相继死亡。
克斯汀当时拍摄的照片中,有着自下而上的莫名曝光和极其诡异的色彩。
那是现场剧烈到可以被肉眼看见的,辐射。
这是一场无人知晓的战役。这场战役,也间接地导致了前苏联的解体。
惨绝人寰的危机发生后,政府瞒天过海。或许是基于恐惧和无知,事情并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政府修改辐射量和致病等级,组织救援队把核电站密封起来,在无法隐瞒的情况下把灾难地居民迁走
专家甚至相信如此高的辐射是由于机器出现故障。
直到瑞典发来消息说已经扩散到北欧。
灾难过后,我们称生还者为“survivor”,称逝者为“victim”。可切尔诺贝利的辐射带给这些survivors的疼痛也许比victims更为绝望。
资料表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石棺’下还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近年来,‘石棺’顶部发生倾斜,表面出现裂缝,甚至有崩塌的危险。更危险的是坚固的外壳挡不住地下水的渗透,反应堆内的核物质随着地下水继续污染周围地区,危及乌克兰的饮用水源,因此这座‘石棺’被俄媒体称作‘延时引爆的地雷’。”
然而一切都并没有结束。切尔诺贝利没有结束,世界没有结束。
最近一次,还记不记得2011年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的两次泄露以及污水污染。
除了核泄漏,还记不记得我们曾经遭遇的地震、流行性疾病、毒奶粉、沉船、爆炸等等等等。
纪录片后面,摄影师克斯汀和当年被迁走的一位幸存者,回到切尔诺贝利。他们留下了眼泪。
我想,他们的泪水里一定还有着当年的辐射。
伤痕无人能去。就像曾经居住的房屋里那一片片脱落的石灰。面对明天的力量,是不要马上死去,我们要活下去。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位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始终觉着国王拥有一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一天,国王让达摩克利斯与自己交换位置。穿王袍,戴金冠的达摩克里斯,认为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享受美味佳肴的他突然发现头顶的天花板上,倒悬着一把锋利的剑,差点刺到自己的头,达摩克利斯吓得想要赶紧逃离。
达摩克里斯可以因为头顶的剑逃走,但国王却不能因为权力而欲盖弥彰。
地球人杀死了地球人。
地球人用谎言杀死了地球人。
如果不愿意赶快死掉,那地球人就请好好活着。
我们的头顶始终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即使害怕,也不要逼着我们的同胞去做超级英雄拯救地球。
那些一贯擅长系统地使用欺骗和撒谎来掩盖事实的国度,你已经给自己掘好了墓。
比任何恐怖片都要可怕
"somebody had to do it..."
现实意义远大于纪录片意义。“法国上方有异状吗?” “没有,风并非往这边吹。而是吹向逆时钟方向,没什么好担心的,民众的健康绝对没有危险。”
“我们所有的人类,都不该经历这一切。”恐怖源于真实,而无尽的谎言与隐瞒则比核辐射带来的影响更加可怕。 向参加过这次清理工作的英雄们致敬!或许……再过若干年,会有一部电影名为《抢救福岛》★★★★
尼玛看完心情好沉重!
此灾难一直时刻并永久的影响着威胁着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安全。
没看之前以为切尔诺贝利的灾难已经消散,原来这个恐怖的阴影还一直存在并且时刻威胁着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安全。
说实话,这电影非常有现实意义。比起核辐射,谎言抑或制度才是更大的灾难~
潘多拉之盒随时可能打开,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全人类头顶
太恐怖了好吗,核泄露的辐射带来的真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同样地,消息的封锁对大众也是摧毁性的。日本地震导致福田核电站爆炸之际,应景地看了这部纪录片。
太惨了(┳_┳)...
像一个愚蠢而又恶魔般的纹身,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永久的纪念碑。
我害怕么?答:不害怕,只是闹心,来气!我赶脚人类毁在“新的教训”上的几率要比2012、自然灾害、外星人入侵来的大……教训还总产生于未知,但要是害怕一个又一个新的教训,人类就还能探索了么?——谎言似乎是其中最大的障碍~~
切尔诺贝利,就是一个大坑
触目惊心
看了半个小时,果然都是党国,做法太像了太像了。
纪录片永远比恐怖片更恐怖,它不仅让人深思,甚至让人坐立不安。在谎言、真相和死亡的背后,试问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危机?日本核电站的危害绝对比媒体口中的严重!一个切尔诺贝利牵连了整个欧洲!现在又是日本,整个亚洲估计都难以幸免,这毕竟不是几天几年的事,这是几百年的隐患!★★★★★
“医治我们自己的悲伤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就是这种悲伤的同谋。要医治他人的悲伤同样也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也是悲伤的俘虏。”“总得有人得去做,不是我们就是别人,我们应不应该这样做?我(幸存的英雄)一点也不后悔”可是,在这样的政府下当英雄,真的很惨,要么死要么晚景凄凉。
寡妇制造者